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中日鋼鐵40年(5)“去産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日鋼鐵40年(5)“去産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018/12/29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1988年9月,在中國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當時擔任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會長的新日本制鐵(現為新日鐵住金)前會長齋藤英四郎率領日本財界人士訪華,再次見到鄧小平。

    

廣東省的樂從鋼材市場(2009年)

             

  據稱,鄧小平當時詢問:10年前任經團連會長的土光(敏夫)先生告訴我們,對於中國的發展,通信和交通非常重要。齋藤先生認為哪些重要?

  

  齋藤強調了鋼鐵的必要性,表示“像寶山那樣的鋼鐵廠需要10座、15座”。這完全是即興發言。作為齋藤的秘書參會的關澤秀哲(後擔任新日本制鐵副社長)驚訝得説不出話。

    

  3年前,新日本制鐵應鄧小平要求建設的寶山鋼鐵廠投入運作,當時仍處在逐步提高産量的階段。雖説日本已進入“鋼鐵寒潮”,但或許中國方面會要求獲得進一步支援。

   

  但鄧小平僅僅表示這(需要眾多像寶山那樣的鋼鐵廠)是正確的意見,並沒有要求日方提供全面支援。寶山鋼鐵廠二期工程的方針是,中國盡可能地採用本國設備,似乎認為需要自主積累技術。

      

  這一判斷迅速提高了中國的鋼鐵産量。1988年僅約6000萬噸的中國粗鋼産量到90年代迅速增長,1996年突破1億噸,超過日本。進入2000年代後,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以地方為中心,越來越難以給增産踩下剎車,“鋼鐵過剩”的風險隨之提高。雖然“需要10座、15座寶山鋼鐵廠”這一齋藤的預言成為現實,但産量以令人意外的速度超過需求。

  

武鋼的生産現場(Reuters)

       

  中國政府轉為削減鋼鐵産量是在2005年。中心是淘汰效率低下的“小高爐”和國有大型企業重組。但相關措施遲遲沒有取得進展。

           

  一位在中國常駐10年的日本鋼鐵行業相關人士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在中國常用的説法,鋼鐵行業簡直是典型”。當時中國的鋼鐵企業達到800多家。該人士表示,“就是這個數字也沒涵蓋到所有企業”。即使中央政府要求推進去産能,但小高爐卻支撐了地方財政。地方找出各種理由,遲遲不採取行動。

          

  該人士指出,地方企業的增産被放任不管的原因是冶金工業部在1998年被撤銷。雖然相關許可權被轉移至鋼鐵行業團體和發改委等,但許可權被分散。發改委能注意到的幾乎僅限于大型國有企業。此外,因鋼鐵行業政策收緊而相繼提出的國有企業合併也進展緩慢。2016年,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集團合併,重組氛圍終於開始升溫。

          

  “本應知道産能過剩會導致任何企業都不幸福”,新日鐵住金的執行董事佐藤一郎對中國鋼鐵去産能的舉措表示期待。不過,削減過剩産能伴隨巨大痛苦。中國的粗鋼産能達到日本的約10倍。哪家企業最先倒下?沒有人自己主動舉起手來。今後宏大的鋼鐵行業“懦夫遊戲(Chicken Game)”或將開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