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中國家電在歐洲展開攻勢

2019/09/11


  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歐洲最大規模家電展銷會「國際消費電子展(IFA)」上,海爾等中國家電企業正在加強存在感。在中美貿易摩擦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各企業把歐洲市場定位為重點地區。包括空調和電視在內,很多中國企業的産品在歐洲的市佔率正在上升,各企業將通過增長投資等,進一步轉向歐洲。

  

海爾展出了收購的義大利家電企業的産品(德國柏林的IFA會場)

   

  9月5日,海爾歐洲法人首席執行官(CEO)Yannick Fierling表示, 「對於在歐洲獲得地位,這是完美的收購」。海爾1月花費約4.75億歐元,把義大利家電大型企業Candy收入旗下。

   

  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海爾和Candy分別以各自品牌展出了洗衣機和冰箱,但從支援「物聯網(IoT)」的洗衣機來看,Candy在歐洲掌握7成份額。Yannick Fierling表示,「將不斷推出世界上最廣泛領域的産品」。

       

  海爾加快強化洗衣機等業務,是由於在空調領域的成功經驗。英國調查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2018年海爾在歐洲的空調市佔率為9.5%,排在第2位,僅次於首位的日本大金工業(14.9%),與5年前相比提高逾5個百分點。海爾的冰箱和洗衣機在歐洲的份額均在5%以下,增長空間巨大。  

    

  2018年秋季,海爾集團旗下的青島海爾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中歐國際交易所(CEINEX)上市。作為擁有Candy這一老牌企業的中國家電集團,海爾將在歐洲進一步提高存在感。

  

  進一步轉向歐洲的中國企業不僅有海爾。在三星電子等南韓企業有優勢的電視領域,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TCL集團和海信集團的歐洲電視份額2018年提高至超過2.5%。儘管在5年前不到1%,但如今將追趕陷入苦戰的索尼(8%)和松下(6.3%)。

  


   

  TCL最近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佈了搭載人工智慧(AI)功能的電視。TCL歐洲公司的高管表示:最近1~2年正在迅速擴大業務,在英國、希臘和波蘭啟動了業務。TCL將在保持低價格的同時附加各種功能,借此加強攻勢。

      

  中國企業積極拓展歐洲市場的原因之一,是屬於大本營的中國家電市場趨於疲軟。調查公司捷孚凱(Gfk)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的家電市場來看,佔世界整體近3成的中國市場預計同比下降3%。

   

  美國市場也因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而變得不明朗。德國娛樂和通訊電子工業協會(GUF)董事會主席漢斯·約阿希姆·坎普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只會帶來輸家,這是事實。由於關稅,在美國市場買中國産品會需要花更多錢」。在中美的不確定性加強的背景下,歐洲的重要性隨之提高。

   

  不過,歐洲也並非堅如磐石。尤其是電視的價格競爭激烈,有可能陷入消耗戰。在德國經濟走弱的背景下,今後有必要挖掘東歐等的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志賀優一 川井洋平 柏林、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