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三季度純利潤增長31%,醫藥汽車行業領漲

2020/11/09


      中國經濟的恢復在企業業績中也得到了反映。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近3900家企業2020年第三季度(7~9月)的純利潤概算同比增長31%。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政府增加的公共事業、醫療相關投資以及一度受挫的汽車需求恢復等都起了推動作用。

 

 

      大型建築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2020年7~9月的純利潤為38億元,同比增長近6成。當然銷量增加是主要原因,但從三一重工的公開資料中可以看出,中國領導層指示銀行增加融資以支撐經濟的期待。

 

      跟三一重工一樣,大型建築機械製造商中聯重科最終增益8成,從事高鐵運作系統的中國通號的增益率也達到6成。中國地方政府不斷發行債券,基礎設施投資穩步推進。這些被歸為機械行業的近400家企業的純利潤合計增長45%。

 

      這次統計是根據中國資訊公司大智慧的數據,從2020年1~9月的業績中減去1~6月的業績計算而得。金融企業和無法持續獲得數據的企業除外。

  

      醫療和醫藥行業總體最終增益5成以上,新冠病毒檢測套件在國內外需求猛增的華大基因的純利潤增長超過10倍。受到上半年限制外出等影響的汽車行業的增益率接近6成,房地産業也轉為增益。儘快成功控制住疫情的中國也先於全球釋放出了「被抑制的需求」。

   

中國深圳的高層建築群

  

      另一方面,在就業和收入恢復緩慢的背景下,消費和服務業的恢復緩慢。華天酒店及從眾信旅遊7~9月繼續最終虧損,餐飲及零售業也明顯低迷。家電的增益率不到2成,可見很多消費者對擴大支出持慎重態度。

 

      近3900家企業2020年1~9月的純利潤降幅超過6%,較1~6月25%的降幅大幅收窄。中國還出台了稅收及社保減免等扶持政策,2020年全年轉為最終增益越來越有希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