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董事長:推動晶片供應鏈穩定升級

2021/03/22


  在中美對立加劇的局面下,中國企業會採取什麼樣的經營策略? 日本經濟新聞書面採訪了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企業家代表、廣州汽車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記者:2021年廣汽集團的營業收入及盈利的目標?

     

  曾慶洪: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廣汽集團實現大發展、大提升的起步之年。廣汽集團將全力挑戰年度産銷增長10%的目標,將爭取盈利目標相應有增長。

     

廣州汽車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記者:十四五規劃、十四五的投資額與十三五相比的增長幅度,2035年有怎樣的目標?

   

  曾慶洪:2020年在項目和新産品開發方面完成投資超210億元,2021年還將繼續堅持投入新産品開發,以及新建、續建、技改項目的投資。

    

  廣汽集團的目標,是爭取「十四五」期末實現年産銷量350萬輛,年複合增長率超10%,全集團匯總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利稅總額超660億元。

    

  記者:中美貿易摩擦對集團的業務産生的影響,比如零部件産業鏈供應和銷售網路佈局。

    

  曾慶洪:中美貿易摩擦將改變汽車和零部件産品的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短期來看將加大供應鏈風險,增加企業生産成本;長期來看,將倒逼中國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不斷加大對汽車産業基礎創新和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力度,維護供應鏈穩定、促進産業鏈升級轉型。

   

  「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將圍繞零部件補鏈強鏈,從梯級零部件研發體系、核心零部件發展、軟體化能力提升入手,充分發揮零部件事業本部職能 ,推動産業升級,全方位提升核心競爭力。將積極採取自主發展、投資併購等方式加快發展核心零部件,以合資合作方式發展其他零部件,實現自主掌控1-2個核心零部件技術突破。

    

  在國際化和銷售網路佈局方面 ,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廣汽集團暫緩了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重點開拓中東、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市場,完成了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等全球五大板塊、26個國家的落子佈局。

     


      

  接下來將按照海外市場情況,採取逐步開拓市場的方式,從整車出口、CKDSKD零部件組裝,到開設工廠。

  

  記者:對今年、2025年及2035年中國汽車市場新車銷售規模的預測。

  

  曾慶洪:中汽協、乘聯會對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速的預測為8%左右。

    

廣汽集團在廣州的工廠(2020年3月)

   

  「十四五」時期是汽車産業「新四化」變革的重構期和戰略機遇期,汽車産業將順應環境、城市、消費和文化升級潮流,汽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淘汰賽」階段,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規模預計3000萬輛左右。

  

  記者:對旗下合資企業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曾慶洪:「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堅持自主創新和合資合作雙核驅動發展戰略,對整車板塊希望實現兩優兩專一穩一突破的發展。兩優是持續推進與本田、豐田公司的合作廣度與深度,做大做優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打造國內一流的標桿合資企業;兩專是充分發揮JEEP、三菱世界級專業SUV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將廣汽菲克、廣汽三菱打造成為國內汽車市場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品牌;一穩是把握行業發展大勢,對廣汽傳祺採取穩中求進的策略,聚焦混動化技術方向打造差異化新優勢,持續推進品牌向上;一突破是專注極致用戶體驗和服務,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加快突破,爭取廣汽新能源銷量進入行業前三。

  

  記者:十四五期間,廣汽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將達到怎樣的比例?

    

  曾慶洪: 「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圍繞「新四化」方向,通過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打造實現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核心技術「兩個」領先的強大自主研發核心體系,2025年自主品牌全面實現電氣化,全集團新能源銷量佔比20%,傳統燃油車混動化比例30%左右;2023年L3大批量應用,2024年推出全新電子電器架構量産L4,2025年實現特定場景下L4智慧駕駛商業運營。

         


        

  記者:晶片不足對廣州汽車集團的影響。

  

  曾慶洪:在整個汽車行業都受到晶片供應短缺問題困擾的情況下,廣汽集團不可避免會受到市場波動和供需形勢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廣汽集團相關投資企業正持續加強與零部件供應商的溝通,持續爭取晶片與其他核心零部件的供應,盡力縮小零部件缺口,保障産品生産的正常運作。

  

  廣汽集團成立晶片應對小組,及時協調晶片供應鏈問題,實行一點一策一預案,多方聯動推動産業鏈條的短縮,建立高中低風險管理機制,積極探索開發重點晶片替代方案。當前廣汽集團已與一些晶片合作夥伴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努力推動晶片供應鏈穩定升級。

  

  記者: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涉足汽車産業,廣汽與這些企業的競爭和合作關係,是不是會在生産領域進行合作來擴大廣汽的産量。

  

  曾慶洪:廣汽集團從2017年開始啟動了總投資額超過450億元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建設,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智聯新能源汽車的矽谷和開放共用的平臺。廣汽希望以産業園為平臺,與其他汽車廠商包括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一起協同發展,共同把新能源汽車規模做大做強。在新能源汽車産業園裏,大家可以協同設計、共用製造、縮短週期、降低成本,利用廣汽已有的配套、銷售網路優勢,為造車新勢力做大規模提供條件。甚至能夠為這些企業貼牌、做代工,一起探索成功的發展模式。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