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榮耀手機:美國零部件大增

2022/04/27


  拆解從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技術剝離的「榮耀(HONOR)」品牌的智慧手機,發現4成零部件來自美國。與華為生産的2020年機型(美國零部件佔1成)相比出現激增。5G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變為美國製造,高性能中國手機依然難以完全自産的情況浮出水面。

        

  日本經濟新聞獲得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協助,拆解了榮耀2021年12月上市的普通價位5G手機「X30」(未在日本上市)。把各種零部件的估算成本加起來,計算了各國和地區所佔的份額。

   

   

  榮耀曾是華為的低價智慧手機品牌,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無法採購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於2020年11月剝離。

    

  榮耀主要面向中國國內出貨。由於已從華為剝離為不同企業,榮耀處於多項制裁的範圍之外。

   

  X30零部件的合計成本為217美元,按國家和地區的份額來看,最高的是美國的39%。與華為2020年春季上市的「30S」相比,美國零部件的份額增加29個百分點。主控半導體和5G通信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從中國製造變為美國製造。

    

  另一方面,中國零部件的比例降至10%,與華為時代相比下降27個百分點。尤其是上個機型由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製造的主控、通信、電源控制半導體等幾乎全部改為美國高通産品。

  

    

  從老款機型的通信半導體來看,包括5G半導體在內,除了海思半導體等中國産品之外,村田製作所、太陽誘電、TDK等日本零部件得到採用。從此次拆解的機型來看,海思半導體銷聲匿跡。除了日本零部件以外,幾乎全部改為高通和美國Qorvo的零部件。中國零部件僅被用於上一代標準通信採用的信號放大器。

    

  改為採用美國零部件的背景可能是,雖然中國正在推進半導體自産化,但在高性能産品方面,仍無法確保大量生産智慧手機所需的數量。

     


     

  華為2020年8月受到美國制裁,採購使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受到限制。與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的交易也變得困難。華為曾經增加庫存,為確保最尖端零部件而四處奔走。

    

  在成本較高的主要零部件方面,被認為是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僅有顯示器。液晶顯示器的估算價格為14美元,不到旗艦機型採用的OLED屏的5分之1。

   

主控基板搭載美國高通的半導體

      

  供應商是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和天馬微電子等。熟悉顯示器供應鏈的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中國有無數的液晶面板供應商,採購自由度很高」。

    

  日本零部件的比率約為16%,排在第2位。索尼集團的攝像頭圖像感測器、村田製作所、太陽誘電、TDK等的通信用零部件擴大了份額。尤其是隨著超高清攝像頭和通信功能的增強,日本零部件的採用量增加。

    

  另一方面,因記憶體從三星電子改為美國的美光科技,南韓零部件的採購量減少。

     

  依賴美國半導體的中國智慧手機廠商不只有榮耀。Fomalhaut的調查顯示,小米2021年上市的可折疊智慧手機「小米 MiMixFold」上,美國零部件佔成本的26%。

   

      

  OPPO的「Reno6 Pro+」機型上,美國零部件的比率達到31%。美國零部件均佔到成本的4分之1以上。

     

  美國調查公司IDC的統計顯示,榮耀在中國市場的份額2021年為11.7%,排在第5位,與2020年基本持平。但如果僅限於2021年10~12月,則僅次於蘋果,躍居第2位。不過目前的局面是,榮耀越是增長,中國智慧手機産業對美國的依賴度就會越高。

     

  安卓作業系統份額達到7成

  

  榮耀機採用美國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在高性能智慧手機領域,美國依然通過高通的半導體等硬體顯示出存在感。在軟體方面,谷歌掌握全球7成份額,中國企業要想擺脫美國巨大的經濟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此前一直在所有方面推進自産化。

     

  在軟體方面,由於華為的手機難以繼續使用谷歌的應用商店和郵箱等服務,華為開發了自主作業系統鴻蒙。作為開源作業系統,還向外部提供鴻蒙。但像此次的X30一樣,從華為剝離的智慧手機業務並未採用鴻蒙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的用戶越多,越能吸引軟體開發者,應用程式也更加充實。在終端高性能化以及相伴隨的軟體開發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如果僅靠一家企業改進軟體和功能,將在抓住時機推出低價格智慧手機方面變得困難。

    

  與在10多年裏與蘋果的iOS展開競爭、不斷更新的安卓相比,鴻蒙作業系統仍很年輕。除了榮耀以外,小米、OPPO等主要手機廠商幾乎全部使用安卓系統。

    

  Fomalhaut的董事柏尾南壯針對今後指出,「美國技術在中國不斷擴大的可能性很小,今後(中國企業的)採購將變得困難」。國際社會對中俄兩國的視線越來越嚴厲,半導體和作業系統將繼續成為中國企業的致命弱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元則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