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全球份額保持首位,但利潤率下滑
2022/04/25
全球最大的車載電池企業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遙遙領先的地位開始面臨逆風。雖然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財報大幅增益,但車載電池業務的利潤率卻比3年前下滑了10個百分點以上。在競爭對手的攻勢之下,該公司在中國國內的份額下滑,在海外面臨南韓企業的追趕。在中美對立越來越尖銳的背景下,經濟安保也成為經營課題。
![]() |
在日前發佈的2021年度財報中,寧德時代自豪地表示車載電池到2021年連續5年排在世界第一。銷售額增至1303億元,為上年的2.6倍,凈利潤也達到159億元,為上年2.9倍,二者均創出歷史新高。
全球份額佔38%
據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統計, 2021年寧德時代車載電池的全球份額為38.6%,比2020年增長12.6個百分點。遠遠超過第二名南韓LG能源解決方案(18.2%)。
該公司保持良好業績的原因是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擴大。配備電池的純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車2021年的銷量為上年的2.6倍。寧德時代在中國不斷新建和擴建工廠,以滿足需求。
寧德時代想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寶座,看起來堅如磐石。但也存在風險因素。
該公司主力的車載電池業務的利潤率在2021財年為22%,比2018財年(34%)下滑。目前,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鋰等的價格暴漲,業界普遍擔心今後也「持續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盈利壓力」(中國的證券公司)。
市場的看法變得嚴格,寧德時代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比2022年初低大約3成。4月20日,總市值時隔10個月低於1萬億元。
除了外部因素外,在國內外被競爭對手追趕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在大本營中國市場上,寧德時代車載電池的配備量所佔的份額在2021年超過了一半。但2022年1~3月隨著競爭對手比亞迪和中創新航科技(CALB)增長,寧德時代的份額降到了50%以下。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出現了車企把電池供應商由寧德時代換成新興電池製造商中創新航的動向,包括廣州汽車集團和小鵬汽車等。如果製造商之間的爭奪戰持續下去,就只能通過價格進行對抗,可能會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降。
![]() |
從海外企業的情況來看,南韓企業正在縮短與整車企業的距離,加緊確立海外生産體制。LG能源正在與美國通用汽車合資,在美國建設3座工廠。LG能源還接連決定在加拿大與歐洲Stellantis合資建廠,在印度尼西亞與現代汽車合資建廠。
SK創新與美國福特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正在美國和土耳其建設電池工廠。三星SDI在北美與Stellantis簽訂了合資合同。在汽車行業迅速向純電動汽車轉型的背景下,各家南韓企業紛紛通過與現有汽車廠商合作來獲得長期訂單,與寧德時代抗衡。
中美對立風險
中美對立的影響也令人擔憂。「網路平臺相繼出現關於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寧德時代2月發表了這樣的聲明。其原因是,網上傳言稱該公司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
中國政府正在以「汽車強國」為目標,振興純電動汽車相關産業。寧德時代隨著這一國策不斷擴大,在歐美等國家,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警惕觀點今後可能會增強。該公司預定於2022年底在德國投産的新工廠比原計劃推遲了1年多。業界相關人士認為,「可能是對中國抱有戒心的歐洲相關部門猶豫了較長時間才發放許可」。
![]() |
寧德時代正在德國建廠(照片來自該公司網站) |
寧德時代的海外銷售額比例僅佔總體的約2成,要實現持續增長,必須要預見到中國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拓展全球業務。該公司高管強調稱,將加強建設海外生産基地,建立培養其他國家員工等的體系。
目前寧德時代面臨的逆風是短暫的,還是導致千里之堤崩潰的蟻穴?該公司正站在岔路口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