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成員掌舵阿里巴巴,再出發

2023/06/21


      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已開始對經營體制進行更新。由於中國加強監管和競爭激烈,阿里巴巴增長乏力,希望通過組織結構調整實現再增長。似乎目的在於通過創始成員為經營掌舵,來提高集團的向心力。

      今後阿里巴巴的職能將從業務運營轉向資産和資本運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張勇3月末在宣佈組織結構調整消息後舉行的説明會上如此表示。

 

左起依次為吳泳銘、張勇、蔡崇信(圖片來自阿里巴巴集團微信公眾號)

  

      3月28日發佈的組織結構調整消息顯示,將把業務分拆為6個公司,每個公司分別設立CEO和董事會。

 

      張勇當時就組織結構調整後的經營體制表示,他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董事長兼CEO,同時兼任雲業務董事長兼CEO。但是,僅僅過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轉換了方針。

 

      9月10日,張勇將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長兼CEO職務,這也是他2019年從創始人馬雲手中接任董事長職務整整4年的重要日子。

 

      張勇表示,卸任後將專心做好阿里雲業務一把手的工作。該業務是重點領域,已提出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方針。張勇在解釋卸任的理由時稱,現在正處於最關鍵的時期,自己不適合再兼任阿里巴巴一把手的職務。

 

      阿里巴巴原本是由曾是英語教師的馬雲等18位成員創立的企業。在佛教中,獲得最高悟道的高僧被尊為羅漢,因此阿里巴巴的創始成員被稱為「18羅漢」。

 

      張勇曾在美國會計事務所和中國大遊戲企業工作過,後來加入阿里巴巴,並不是創始成員,但即將擔任新董事長的蔡崇信副董事長和即將擔任CEO的吳泳銘均為18羅漢之一。

 

       蔡崇信持有美國紐約州律師資格,被認為在美國等地擁有廣泛的人脈。從阿里巴巴成立的1999年到2013年,一直擔任首席財務官(CFO),作為在實際業務方面助力創立不久的阿里巴巴飛躍發展為大企業的人物而聞名。

  

      蔡崇信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後一直負責投資等,被選中接任集團運營。他還因收購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布魯克林籃網而出名。

 

      吳泳銘走技術路線,歷任阿里巴巴結算服務「支付寶」的技術負責人等。由於他現在擔任董事長的國內網購業務在重組後仍作為阿里巴巴的直轄業務保留,因此吳泳銘被選為CEO。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持續高增長的阿里巴巴迎來轉折是在2020年秋季。旗下的金融公司螞蟻金服的IPO未果。

   


   

      此後,馬雲減少在公開場合露面,被目擊在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各地考察。這期間,張勇一直負責經營,但由於中國加強監管及網購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阿里巴巴增長放緩,2022年4~6月出現了上市以後首次減收。

  

      阿里巴巴的收益結構對網購等國內零售業務的依賴度高。銷售額的約7成、利潤的大半來自該業務。重組的目的是促進各業務獨立,提高盈利能力。

  

 

      但在新體制下如何提高集團的乘積效應面臨考驗。有人認為,經營一把手起用創業夥伴有保持集團凝聚力的目的。

 

      創業夥伴擔任一把手背後也有馬雲的作用。馬雲在今年春季以後,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次數增加。該公司研究開發(R&D)部門在「微信」上發文表示,6月17日馬雲出現在了阿里巴巴召開的活動會場。

 

       另外,據中國媒體報道,馬雲在5月下旬與國內網購業務的高管等會面,表示以前的成功模式行不通了。馬雲雖然退出了阿里巴巴經營一線,但仍是實際掌握經營主導權的「合夥人」之一。

   

       在6月20日的香港交易所,阿里巴巴股票的收盤價比上個交易日下跌1.5%。市場對張勇轉變方針和阿里巴巴起用創業夥伴的前景保持了慎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