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岩氣開發回歸實際

2014/10/08


      如果單從頁岩氣的蘊藏量來看,中國被認為是世界第一的「頁岩氣大國」,其蘊藏量可能達到美國的2倍左右。但事實上,在中國內陸的重慶等地,國有企業才剛剛啟動頁岩氣的生産。而且,最近中國政府又突然將2020年的頁岩氣産量目標下調了一半。從這點來看,中國似乎正從頁岩氣開發美夢中醒來,逐步從不切實際走向面對現實。

      尋找中國頁岩氣

       在距離重慶市中心約3小時車程的涪陵區,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石化)正在推進頁岩氣開發。據涪陵區稱,光是在該區的焦石鎮,就已經挖掘了29口頁岩氣井,到今年2月為止,其中的16口井已經啟動生産。不過詳細情況仍難以得知。

中國國有企業在重慶郊外的山村推進頁岩氣開發
      「你們在找什麼?」,當我們正在山區的村子裏尋找頁岩氣井時,突然出現一名男子操著標準的普通話問道。在方言較重的重慶郊區,一般很少能聽到有人説普通話。於是,我們反問道:「你是中石化的工作人員嗎?」。該男子並沒有回答,只是反覆催促説:「趕快離開」。

      我們最終還是找到了頁岩氣井。井邊架著幾十米高的鑽井架,身穿朱紅色工作服的中石化的工人在忙碌地工作。在山的斜坡上是成片的玉米地,機械運轉的聲音響徹原本寧靜的村莊。

      在全球,以美國為中心的頁岩氣開發正促使能源供應結構、貿易和産業的存在方式發生著巨大變化,這正是所謂的「頁岩氣革命」。而中國也為了能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夢想著在本國掀起一場同樣的革命。不過,中國在著手相關開發時,才發現面臨的現實越來越嚴峻。

      産量目標下調至一半以下

      今年8月,中國國家能源局的吳新雄局長表示2020年中國的頁岩氣産量目標為300億立方米,而該部門曾在2012年提出過到2020年將頁岩氣産量提高至600~1千億立方米的雄偉目標。僅僅過了2年,就將産量目標下調至一半以下。

      中國頁岩氣開發面臨的最大障礙是高成本。中國的頁岩氣開發成本被認為是美國的3~4倍。主要的頁岩氣蘊藏地集中於山區,地形十分複雜。另外,即使在焦石鎮等山區,也遍佈著農地,更有農戶在此生活,因此很難像美國那樣一舉擴大開發規模。加之中國的頁岩層比美國深,這又增加了開發成本。

寫著開採基地的路標
      另外,對於慢性水資源短缺的中國而言,在開採頁岩氣時如何解決用水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即使引進美國先進的頁岩氣開採技術等,因地質和地形迥異,也很難一下子解決所有的難題。

      其實,在2年前中國提出不切實際的生産目標時,就已經清楚存在這些問題。熟知中國能源情況的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竹原美佳分析稱,「估計是在實際啟動開採後,才下調到了一個更現實、且貼合實際的目標」。

     中國將成為最大的天然氣消耗國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今後5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耗量將倍增,成為全球最大消耗國。即使中國國內的頁岩氣産量由2013年的2億立方米提高到300億立方米,其供應量也不足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為了替代對大氣造成污染的煤炭,以及60%需要依賴從中東等海外市場進口的石油,中國正加緊確保天然氣來源。雖然開發國內的頁岩氣資源被認為是削減相關能源進口的關鍵性舉措,但至少從重慶的開發前沿,我們尚未聽到中國「頁岩氣革命」號角。

      (大越匡洋 重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