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能否經得起「佔中」考驗

2014/10/29


  香港「佔中」運動到10月28日已持續1個月。雖然赴港遊客人數與上年同期相比仍維持增長,但靠中國大陸富裕階層支撐的奢侈品和珠寶飾品銷售已經下滑。再加上香港和上海的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被延期等,擔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出現動搖的觀點開始出現。經濟層面的影響也正在逐步擴大。

      大陸遊客增長放緩

  「進店顧客人數不如預期」,法國高檔品牌「聖羅蘭(YSL)」的店員感到有些失望。聖羅蘭選在香港島首屈一指的鬧市區——銅鑼灣開店。新店開在「香港崇光」百貨店內,但9月下旬開業僅10天後學生們就發起了靜坐,百貨店門前變成了「帳篷村」。

 佔據香港主幹道的「佔中者」(10月21日)
  在九龍地區的鬧市區旺角,當地的珠寶飾品店「周生生」的女性店長也表示,「銷售額只有往常的一半」,顯得一臉無奈。往常旺角到處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但如今則成為了「佔中派」和「反佔中派」不斷發生衝突的「危險地帶」。過去這裡不乏購買上百萬港元鑽戒的大陸豪客,現在則主要是「最多購買5萬~6萬港幣商品」的當地人。

  香港由於進口商品關稅較低,而且沒有消費稅,同類商品比中國大陸低2~4成。但是,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10月1~7日國慶節長假期間訪問香港的大陸遊客僅比上年同期增長6.8%,為103萬人次,增長率大幅低於上年的14.5%。中國富裕階層被認為流向了南韓和日本,人民幣升值使得赴日韓旅遊更加有利。

  受節儉令影響,中國的奢侈品消費早已經呈現縮小態勢,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以旗下擁有「路易·威登」和「迪奧」品牌的世界最大奢侈品企業LVMH為例,7~9月在亞洲(不含日本)的銷售額同比減少3%。首席財務官(CFO)蓋恩伊(Jean-Jacques Guiony)表示,「今後不可避免將出現負面影響」。

  香港的店舖租金處於全球最高水準,如果銷售額無法恢復,將對經營構成負擔。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駐上海的合夥人布魯諾·蘭納表示,「估計各奢侈品公司將更加謹慎地選擇開店地」,認為在香港的開店速度可能出現放緩。

  不過由於「佔中」活動僅限於部分地區,另外公交等交通工具也在1周內基本恢復正常,所以不少聲音表示香港當地顧客的消費並未下滑。在銅鑼灣運營商業街的希慎興業指出「基本上沒有對人流和銷售額産生影響」。

      如果混亂走向長期化

  「金融業對香港是核心的産業,是香港的心臟。」「學生的聲音社會已經聽到了,是不是也要聽聽社會的聲音?」「退一步海闊天空,光榮撤退也是光榮。」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首席執行官(CEO)李小加10月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中國總理李克強曾在4月份宣佈將實現滬港通。上海政權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股票,此舉被認為是中國向著資本交易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邁進了一步。為此,香港的交易所和證券公司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但是,握有審批權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始終沒有下發許可,滬港通被迫延期。在香港的經濟界,不少聲音推測此舉是因為中國政府擔憂香港局勢。

  儘管「佔中」活動當前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較小,但是如果混亂走向長期化,很可能對爭奪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構成拖累。

  (粟井康夫、森安健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