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4年GDP創出24年以來最低增速
2015/01/20
2014年GDP在名義上達到63.6463萬億元(約合1209萬億日元),排在世界第2位。由於日元對人民幣貶值等原因,如果按現在的匯率換算,將大幅超過排在第3位的日本GDP(485萬億~490萬億日元)的2倍。
![]() |
拖累經濟的是房地産市場的冷卻。進入2014年之後,由於全國範圍內的庫存增加和銷售低迷,住宅價格出現下跌,導致新增投資和建材等的生産增速放緩。2014年10~12月增長率環比增長1.5%,增速低於7~9月的1.9%。
從與GDP同時發佈的其他統計數據來看,經濟減速也非常鮮明。顯示建築和設備投資趨勢的固定資産投資2014年全年增長15.7%。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構成支撐,但與增長19.6%的2013年相比增速放緩。而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10.5%,增速比2013年下降9.3個百分點。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增速與2013年的9.7%相比有所下降。除了鋼材價格等的下滑之外,新車銷售增速也出現放緩,這些因素均産生了消極影響。顯示消費動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2014年全年增長12.0%,表現強勁,但低於增長13.1%的2013年的水準。
2014年10~12月增長率略微超過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經QUICK新聞聯合實施的市場調查的平均值(7.2%)。中國的增長放緩正在拉低原油等國際商品價格。對於資源進口國中國來説,這是積極因素,但有可能導致依賴資源出口的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陷入冷卻。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領導層力爭在逐步放慢經濟增速的同時推進結構改革,以在可持續穩定增長的軌道上實現軟著陸。目前力爭維持7%左右的增長率,計劃通過包括追加貨幣寬鬆在內的政策微調來支撐經濟。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