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建議(2)打開「80後」錢包
2015/09/23
位於湖北武漢的北京王府井百貨的門市自今年夏季起,就迅速改建為經銷高性價比商品的奧特萊斯購物中心。王府井已決定改變總計4家門市的業態,計劃加快推進關閉門市等的調整。
![]() |
天津關閉的百貨商場(9月12日) |
「工資沒有提高,還背負著住房貸款等債務。必須盡可能節省」,去年剛剛結婚,在大連生活的公司職員王佳(28歲)常為安排家庭收支而感到頭疼。吃飯盡可能自己做,同時化粧品和服裝也開始從重視品牌改為將重點放在性價比上。王佳説:「不再過奢侈的生活,而要攢錢,以便偶爾和丈夫一起出去旅行」。
在中國的消費者中,影響力正在增強的是以像王佳這樣的「80後」為中心的「量入為出消費」的一代。這一代人不喜歡競相購買高價商品,採取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消費行動的傾向很明顯。但是,「80後」並非不花錢。
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顯示,2014年餐飲市場同比增長9.7%,達到2.786萬億元,但高檔餐廳下降約6%。拉動增長的是賣點為店面設計時尚但價格適中、上菜迅速的連鎖型餐廳。這些餐廳大都入駐購物中心,有很多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光顧。
而成功吸引了這群消費者的便是以價格低和商品數量多為優勢的網路銷售。今年1~8月的網路銷售額為2萬億2401億元,較零售市場多出了10%。如果能夠準確掌握消費行動的變化,提供與價格相符的價值,年輕人也會打開錢包進行消費。
百貨商場等一些備貨中規中矩的現有零售店失去的不僅僅只是年輕人的消費。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人在海外住宿、就餐及購物等相關費用減去外國人在中國的消費得出的國際旅行收支的虧損額2014年同比增長40%,達到1079億美元。比如,電鍋及溫水沖洗馬桶蓋等深受訪日中國遊客的喜愛,富裕階層的消費就正在流向海外。
如果能夠開發可靈活應對變化莫測的消費者喜好的商品,構建利用最佳流通渠道來送貨的體制,中國國內的消費應該能進一步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