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造船之都看中國經濟
2015/10/21
![]() |
擁有全球近4成市佔率的中國造船業率先進入寒冬。今年前三季度接到的新船訂單同比減少70%。造船業已成為設備過剩産業的典型代表,銀行也不願提供貸款。許多企業只好借高利貸,今年以來不斷有企業破産倒閉。
同樣是位於江蘇的「中國華榮能源」,雖説名字裏帶有能源兩個字,但實際上是「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該公司於今年春季進行更名,顯示出正急於從造船業轉型。儘管名字改了,但經營內容並沒有實質性變化,正對著工廠大門的豪華酒店負責人説:「沒有客人住宿」,大堂裏連燈都沒打開。
李克強總理在把脈中國經濟時指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目標是提高製造業的附加值。但背負著産能過剩重負的製造業才剛剛開始進行淘汰與重組。透過製造業現場,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放緩趨於長期化的色調日漸濃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江蘇南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