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數據統計的信賴性也是風險

中國數據統計的信賴性也是風險

2015/10/20

PRINT

      市場上對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統計背離實體經濟,欠缺可信度的質疑一直根深蒂固。為了貼合政府提出的增長目標,中國被認為對統計數據進行了操作。

      據稱,李克強總理在擔任地方領導時也曾表示過GDP是人為的數據,而他更重視的是鐵路貨運量、用電量、新增貸款發放量的三個指標。人們後來也將這三個指標稱之為「李克強指數」。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根據這三個指標進行的估算顯示,中國2015年二季度(4~6月)的實際增長率僅為5%左右,遠遠低於中國政府發佈的7%的水準。而關於三季度(7~9月)的增長率,很多專家認為實際可能也僅在5%左右。

       中國國家統計局也在盡力消除市場的疑慮。關於即使鐵路貨運量等減少,增長率也沒有下滑這一點,中國國家統計局解釋説,恰恰反映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

       在經濟對策方面最後能信賴的是哪個政府機構呢?「既不是財政部也不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而是可以掌控數據的國家統計局」,在中國國內,可以聽到這樣的「玩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大越匡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