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手禁運朝鮮煤炭
2016/03/02
![]() |
連接丹東與朝鮮新義州的中朝友誼橋 |
而在前一日的2月29日,有達到平日2倍的130輛車輛通過海關,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用肉眼可以確認相當一部分卡車載貨平臺上裝載的是礦物。海關相關人士表示「可能是因為從第二天起就要採取禁運措施,因此許多人抓緊最後的時間」。29日的中朝友誼橋甚至還由於卡車而造成堵塞。
礦産是朝鮮的主要出口産品,向中國的出口額僅煤炭每年就超過10億美元。不少觀點認為通過貿易獲得的外匯被用於核及導彈開發,因此中美兩國在此次制裁決議案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入了禁運措施。此前,預計聯合國安理會將在紐約當地時間3月1日下午(北京時間2日早上)通過決議案,中方似乎提前採取了禁止進口措施。
![]() |
對於煤炭禁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案附加了「生活用品除外」的條件。至於哪些屬於生活用品並不明確,給中國等進口國方面留下了裁量的餘地。外交人士中間也有人指出這很容易被當作「漏洞」來操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此前獲悉,圍繞對朝鮮制裁問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工商銀行丹東分行2015年底關閉了面向朝鮮企業的所有匯款業務和帳戶開設。這是根據銀行獨自的判斷,強化了自2013年朝鮮進行第3次核子試驗後所採取的該措施。但據丹東當地人士透露,對朝貿易公司「儘管無法進行銀行轉帳,但仍通過現金結算等繼續開展貿易」。
聯合國安理會將通過的制裁決議能否收到成效,將取決於佔朝鮮貿易約9成的中國的態度。中國一方面強烈反對造成東亞局勢緊張的朝鮮核與導彈開發,但同時依舊反對有可能給朝鮮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的制裁。因為中方擔心一旦朝鮮體制崩潰,會有大量難民擁向邊境地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井央紀 丹東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