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調查:中國或暫緩降息
2016/07/07
![]() |
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人民銀行將暫不採取降息措施 |
受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的影響,野村國際(中國首席經濟師趙揚)預測認為,中國與最大出口對象歐元區的貿易將表現低迷、金融市場將出現動盪。將2016年的增長率預期下調了0.2個百分點。其他金融機構也下調中國增長率預期的動作今後可能出現擴大。
![]() |
關於今後1年裏的貨幣政策,認為將降息「1次」的經濟學家最多,在25人中佔10人,其次是「零次」(7人)。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11月之後,已6次下調政策利率,但新加坡銀行的理查德·傑拉姆(Richard Jerram)分析稱,政策部門負責人對於通過貨幣寬鬆來人為創造高增長的做法愈發謹慎。
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暫時不會降息的觀點出現擴大的背景是,圍繞到底是優先結構改革還是經濟穩定,中國領導層內部存在不同意見。《人民日報》5月上旬刊登被視為習近平經濟智囊團成員的「權威人士」的訪談,該權威人士對過度的貨幣寬鬆敲響了警鐘。瑞穗證券亞洲公司的沈建光表示,領導層內部圍繞貨幣寬鬆有不同意見為中國經濟和政治投下陰影。
下調政策利率將通過人民幣貶值加劇資本外流。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的夏樂認為,人民銀行力爭實現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估計將選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代替降息。
另一方面,對於經濟減速和失業增加等結構改革所伴隨的陣痛的擔憂十分強烈,不少觀點認為,習近平領導層將繼續努力兼顧結構改革和經濟穩定(瑞士寶盛銀行的Susan Joho)。還有聲音指出,經濟刺激政策將逐漸從貨幣政策向財政政策轉移(荷蘭銀行的Arjen Van Dijkhuizen)。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粟井康夫
調查方法: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經QUICK新聞(NQN)6月中下旬以專研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為對象,以書面方式開展調查,25人做出了回答。
2011年4~6月以後,每個季度都會針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和相關主題進行調查,此次已是第21次。
參與調查的機構和經濟學家(以機構英語名稱排序,省略敬稱):Asia ABN AMRO Bank (Arjen van Dijkhuizen)、澳新銀行(楊宇霆)、中國銀行(香港)(蔡永雄)、Bank of Singapore(Richard Jerram)、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楊志)、西班牙對外銀行(夏樂)、建銀國際(蘇國堅)、中信銀行(廖群)、瑞信(陶冬)、大和證券(賴志文)、星展銀行(梁兆基)、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Sean Taylor)、高盛(宋宇)、恒生銀行(姚少華)、摩根大通(朱海斌)、瑞士寶盛銀行(Susan Joho)、凱基證券(陳浩)、麥格里(胡偉俊)、瑞穂證券亜洲(沈建光)、摩根士丹利(孫珺瑋)、法國外貿銀行(彭藹嬈)、野村國際(趙揚)、渣打銀行(丁爽)、新鴻基金融集團(溫傑)、瑞士銀行(汪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