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季度GDP增6.2% 降至1992年來新低
2019/07/15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佈的2019年二季度(4~6月)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後的同比實際增長率為6.2%。增長率比1~3月降低0.2個百分點,也低於雷曼危機後2009年1~3月的6.4%,按單季度來看,創出有可追溯統計數據的1992年以來的新低。長期持續的貿易戰成為重壓,投資和消費均萎靡不振。
![]() |
青島港(Reuters) |
中國的增長率在2019年1~3月為6.4%,時隔1年停止放緩,在4~6月再次呈現減速傾向。一方面,增長率仍處於政府設定的「6~6.5%」目標範圍內。
按環比觀察4~6月的增長率為1.6%,比2019年1~3月的1.4%有所加速。如果像已開發國家那樣把環比增速換算為全年增長率,則為6.5%左右。貼近經濟實際感受的名義增長率為8.3%,與1~3月(7.8%)相比加速。
中國僅公佈了1992年以後的季度增長率。國家統計局15日還發佈了GDP以外的經濟指標。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月同比增長6.0%,增速比1~3月(6.5%)回落0.5個百分點。汽車和半導體的生産萎靡不振。美國自2018年夏季起徵收的額外關稅産生影響,出口産品的生産放緩。按6月單月來看增長6.3%,增速比5月(增長5.0%)有所加快。
工廠和辦公樓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6月累計同比增長5.8%。增長率與1~3月(6.3%)相比減速。房地産投資保持堅挺,但製造業投資低迷。此外,作為經濟刺激舉措之一的基礎設施建設增長4.1%,增速並未明顯擴大。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月同比增長8.4%,與1~3月(增長8.3%)相比加速。全國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1~6月實際增長5.2%,增速比1~3月下降0.2個百分點。由於業績低迷,裁員和倒閉的民營企業正在增加,消費者的節約意識加強。
1~6月出口同比下降1.3%。相比1~3月(增長1.4%)有所惡化。進口也減少7.3%,體現出內需的低迷。中美貿易的萎縮是主要原因。
下半年的復甦也難以預測。由於房地産銷售低迷,目前堅挺的房地産投資增速有可能放緩。政府也透支了財政刺激,下半年有可能氣力不繼。政府自6月起為擴大基礎設施投資而鼓勵地方政府融資,投資在多大程度上增長將影響下半年的經濟走勢。
中國領導層對於進一步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持慎重態度。原因是由於雷曼危機後多次推出的經濟刺激對策,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膨脹,有可能導致金融動盪。中國自4月起實施了2萬億元規模減稅,正在期待其效果顯現出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