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衝擊中國戰略城市
2020/02/04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正在衝擊中國的製造業。疫情發源地湖北省武漢市是汽車和高科技産業聚集的戰略城市,在春節前開始的和他省的交通管制範圍在擴大,企業復工延期長期化的可能性也在提高。如果物流停滯,讓中國全體的生産陷入低迷,世界貿易縮小的風險在提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在持續擴散,省會城市武漢1月23日開始的交通管制擴展到基本湖北全境。各城市分辨管制人與物的流動,供應鏈完全被分斷。連接北京和廣州的高鐵在武漢不停留通過,長江上的船舶的運作也被管制。
企業活動的重啟也被其他地區要遲緩。上海、廣東等地要求企業2月9日之前不要復工,湖北在2月13日之前不得復工,根據疫情狀況交通管制有可能繼續,給國內外的供應鏈造成威脅。
![]() |
武漢市內(Reuters) |
湖北省是中國內陸地區的交通樞紐,以省會武漢市為中心,汽車等産業聚集。湖北的GDP佔世界第2大經濟體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以上,因此對中國産業的影響格外大。湖北2018年的汽車産量達241萬輛,佔中國總産量的約1成,超過法國和泰國1國的産量。僅武漢市就聚集了超過500家汽車零部件廠商。
湖北的材料廠商也很多,中石化與南韓企業的合資企業在這裡生産乙烯,還有寶武鋼鐵集團的大型鋼鐵廠。湖北匯集了産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連接著海內外。
武漢還是中國推進的高科技産業扶持政策的最前線城市。半導體大型企業紫光集團在中國企業中率先開始量産3D NAND型記憶卡。中國最大的面板廠商京東方科技集團(BOE)也在此生産全球最大的「10.5代」液晶玻璃基板。
「工廠即使復工,也無法恢復正常生産。因為零部件的採購對象分散在其他城市」,總部設在武漢的中國大型國有汽車企業東風汽車集團的員工這樣説。這位員工在湖北省十堰市的東風工廠上班,不過據稱其現在在家待命,不知何時復工。
本田系的零部件廠商丸順在武漢生産面向日本CR-V混動車的電池盒。在武漢周邊的類似的零部件廠商構建了橫跨海內外汽車廠商的供應鏈。湖北的封鎖如果持續將廣泛影響汽車産業。
同樣是本田系零部件廠商的F-TECH決定將在武漢工廠生産的煞車踏板轉到菲律賓生産。日系整車廠商的高管表示,「可能對中國整體的生産産生消極影響。已開始研究能否從中國以外地區採購零部件,調整供應鏈」。
供應鏈的混亂很可能對整個中國經濟構成打擊。中國的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明在《財經》雜誌上預計,2020年1~3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換算成年率)將從2019年10~12月的6%下滑至5%左右,並表示不排除更低的可能性。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混亂伴隨著世界貿易縮小的風險。
此外還出現擔心疫情將走向長期化的擔憂。調查公司蓋世汽車研究院2月2日就2020年的乘用車銷售情況,顯示出受肺炎問題影響,將同比下滑3~6%的看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