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IMF總裁:新型肺炎或致世界經濟減速

IMF總裁:新型肺炎或致世界經濟減速

2020/02/03

PRINT

新冠病毒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就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擔憂地表示,「可能導致世界經濟短期內的減速」。她認為「(新型肺炎疫情)導致生産和供應鏈出現混亂」,同時還對相關問題拉低日本等周邊國家經濟的風險顯示出警惕感。她提出希望主要央行「2020年應維持貨幣寬鬆」。

   

接受採訪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

  

      圍繞新型肺炎疫情等問題,格奧爾基耶娃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主要國家媒體的採訪。IMF發揮著發佈世界經濟預期,向各國提出政策建議的作用。

  

      關於新型肺炎,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正在引起生産部門和供應鏈的混亂,並對旅遊和商務産生影響」。她分析稱,2003年嚴重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SARS)蔓延之際,「世界經濟的減幅僅為0.1%」,同時指出「(目前)中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當時的4%擴大至18%」,擔心世界經濟的下行壓力將比當時更強。

  

      1月31日,美國紐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平均指數的跌幅超過600點。IMF預計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3%,不過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呈下行風險」。

 

      為了支撐世界經濟,格奧爾基耶娃主張「強烈要求各國央行在2020年內繼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2019年全球49家央行實施了貨幣寬鬆。據IMF推算,貨幣寬鬆將世界經濟增長率推高了0.5個百分點。格奧爾基耶娃指出,「如果不是因為貨幣寬鬆,2019年的世界經濟將陷入衰退局面」。不過,世界整體的債務餘額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準,「投資者為追求收益率而投資高風險資産,有必要引起注意」,顯示出了警惕感。

 

      格奧爾基耶娃還提及了促使國際貨幣體制改革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問題。日歐央行啟動了CBDC的共同研究,對此她指出「數位貨幣存在降低匯款成本等益處」,不過「同時也存在網路攻擊和影響銀行系統等風險,有必要極為慎重地探討」,對CBDC相關研究進行了牽制。

 

      中美的貿易戰以達成「第1階段經貿協議」而進入休戰狀態。IMF曾指出貿易戰將把世界整體的國內生産總值(GDP)拉低0.8%,不過格奧爾基耶娃表示,「0.8%中,關稅的影響僅為0.3%,剩餘0.5%是不確定性帶來的投資減少」。

  

      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出生於保加利亞,2019年10月成為首位來自東歐的IMF總裁。曾作為歐洲委員會高層應對歐洲債務危機等問題,在出任IMF總裁之前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她將世界性的經濟差距視為問題,致力於開發發展中國家,現年66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