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門」完全打開還需要時間

2023/01/10


     中國從1月8日起取消了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而要求從外國進入中國大陸之際進行隔離的措施。中國與海外往來變得容易,中國人赴海外旅遊的預訂增加,但往來中國航班數仍比疫情前減少9成。不少日本企業也對出差的重啟持觀望態度。

 

     「能在不隔離的情況下返回中國,非常高興」,在曼谷常駐的中國男性(27歲)9日時隔約1年回到中國。在中國政府2022年12月宣佈取消入境時的隔離之後,馬上預訂了機票,表示要回遼寧大連的老家,「希望和家人一起喝酒」。

 

引導抵達南韓的中國入境者接受檢測的機場工作人員(1月4日,仁川國際機場、Reuters)

 

     中國2020年以後要求海外入境者進行約14~28天的隔離。雖然分階段縮短時間,但原則上需要隔離8天。自1月8日起,只要出發前48小時以內的核酸檢測呈陰性即可入境。

 

     大型旅遊平臺攜程旅行網的數據顯示,春節長假(1月21~27日)的赴海外旅遊預訂數達到2022年春節的6.4倍,但仍遠低於疫情前的水準。

 

      航空航班數量仍徘徊在底部區域。英國航空資訊公司Cirium(睿思譽)預測稱,中國飛往外國的航班2023年1~3月將達到12517班。雖然增至2022年1~3月的2.2倍,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仍減少89%。外國飛往中國的航班也比2019年減少89%。日本兩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全日空表示,「中國航線的航班數還不到疫情前的1成,1月的預訂數僅為2019年1月的1成左右」。

 

 

     大連市一家旅遊公司的高管表示,從2023年春節中國赴海外往返機票來看,與疫情前相比,首爾和東京的費用約為2倍,而雪梨和曼谷約為3倍,「很多人估計在等待航班增加帶來的降價」。

 

      此外,商務往來也處於試探階段。日立製作所重視日本外務省的傳染病危險資訊提示,如果日本政府的態度不改變,將維持慎重態度。三菱電機也表示「正在增加線上會議和洽談,此次限制放寬並未對往來産生影響」。如果中國疫情和醫療體制有所改善,計劃恢復通常做法。日本電子零部件大型企業村田製作所也將在疫情平息之前,除了不得已的情況之外,推遲和取消赴中國出差。

 


   

      似鳥控股將討論當地店舖和工廠考察的重啟。目前全部遠端實施工廠品質管理等。該公司社長白井俊之表示,「僅靠遠端考察存在局限。希望將通過實地考察獲得的資訊應用於商品和店舖開發」。

 

      由於疫情的防控措施導致往來困難,從日本企業來看,長期在中國逗留的人員不在少數。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在此次限制放寬等之後表示,「如果出現能回國的局面,將馬上讓員工回國1次」。

 

      圍繞中國的新冠疫情,包括日本在內一些國家要求來自中國的入境者接受核酸檢測等。

 

      日本去年12月30日對中國入境者啟動入境檢測,如果呈現陽性,原則上採取5~7天的隔離措施。自1月8日起加強對策,改為準確度更高的抗原定量檢測或核酸檢測,還要求提供出國前72小時以內的陰性證明。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5日接受檢測的4895名從中國的入境者中,佔約8%的408人為陽性。

 

       接收中國留學生的大學將關注日本政府的口岸管理的動向。以立命館大學為例,包括線上上課在內,截至2022年5月有逾800名中國留學生就讀。針對今後的入學者表示擔憂稱,「如果在3月之前維持相關對策,入學手續有可能推遲」。東京外國語大學有約150名中國留學生,但因疫情而減少一半,表示如果適當採取提供陰性證明等措施,不會對入學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