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爬坡過坎
2014/03/05
![]() |
第一次作政府工作報告的中國總理李克強(kyodo) |
關於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目標,在2011年之前曾連續7年設為8%,而自2012年起下調至7.5%。圍繞2014年的增長率目標,曾有觀點預測為了凸顯改革姿態而將進行下調,但結果是連續3年保持不變。這彰顯出在製造業景氣度低迷、經濟前景堪憂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希望進一步強調保持穩定增長的姿態。
李克強表示,目前中國「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並在此基礎上指出必須保持經濟增長處在合理區間。強調了促使經濟實現軟著陸、走上穩定增長軌道的方針。作為「穩定」的目標,顯示出重視確保就業的姿態,將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設為目標。與2013年目標相比增加了100萬人。
中國政府此前認為,增長率每擴大1個百分點,能夠創造130萬~150萬個就業機會,而為了創造1千萬人的就業機會,需要7.2%的增速。2013年實際增長率為7.7%,城市地區實現了約1300萬人的新增就業。
同時,物價上漲率目標與2013年相同,仍為3.5%。在抑制通貨膨脹的同時,確保足夠的就業機會是中國政府描繪的穩定增長局面。
作為2014年的主要政策課題,李克強列舉了進一步簡政放權、財稅體制改革、金融改革等。今後將推進利率市場化,對人民幣匯率表示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明確表示將擴大政府進行限制的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
李克強還表示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基本方針。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率與2013年相同,將控制在13%以內。考慮到高收益率理財商品等「影子銀行」的膨脹,李克強強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此外還表達了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方針。
李克強表示擴大內需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強調了致力於通過城鎮化縮小貧富差距的姿態。將通過鐵路建設等基礎設施投資支撐經濟,財政赤字與2013年預算相比增加1500億元,達到1萬3500億元。
中國在經濟實力增長的背景下,正持續增加國防預算,公開金額排在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2位。著眼於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問題等,中國將以海空軍為中心,加快引進最先進武器裝備。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