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債權陰影籠罩中國四大銀行
2014/09/01
![]() |
以地方城市為中心住宅價格相繼下跌(浙江省杭州市) |
不良債權的增加成為擠壓銀行收益的主要原因。從行業來看,不良債權集中於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金良表示,不良反彈是銀行業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從地區分佈來看,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區的不良貸款和不良率較高。
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表示,在中國政府推進鋼鐵等過剩行業重組的過程中,鋼鐵價格出現下跌,庫存量巨大的鋼鐵公司的不良債權比率出現上升。
此外,房地産價格下跌也産生了消極影響。在浙江省溫州市等地,由於住宅價格跌至峰值時的一半左右,還不上貸款的個人出現增加。據稱,銀行處理用作擔保的投資用房地産的事例出現增多。農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負責人表示,在江蘇省和浙江省,不斷有人停止還貸成為個人房貸的不良債權出現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由於整體的融資額不斷增長,加上銀行積極向外部出售不良債權等舉措,不良債權比率仍維持在較低水準。各大銀行強調,其不良債權比率低於國際上的競爭對手。不過有觀點認為,「中國的銀行的資産評估比較寬鬆」。
不良債權的增加還開始對中小企業的資金籌措産生影響。大型銀行為了維持資産內容的健全性,壓縮了面向房地産行業和供給過剩行業的融資。甚至出現了銀行的貸款利率超過10%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對銀行「惜貸」感到不滿。雖然中國國務院在敦促銀行擴大面向中小企業和農業的融資,但是7月的新增貸款額大幅減少,有聲音擔心銀行惜貸將對實體經濟産生消極影響。
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1~6月所有銀行的不良債權增加了1023億元,已高於2013年全年的992億元。不良債權增加額的約一半來自四大銀行。
(粟井康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