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打新」的怪圈
2014/12/03
![]() |
新股受到熱捧的原因是發行價格低,被認為上市後穩賺不賠。10月9日上市的蘭州蘭石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煉油及煤化工高端壓力容器裝備,上市後連續24天漲停,刷新了連續漲停記錄。該公司的發行價格為1.68元,明顯低於其他同業公司。12月2日的股價達到26.38元,相當於公開發行價的約16倍。
發行的新股主要由個人投資者在網上申購。申購資金越多,中籤的可能性就越大。申購新股需要存入保證金,為提高中籤的可能,許多投資者紛紛向銀行進行貸款。由於「打新」而使得臨時性的資金需求增大,已經對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的金融政策産生了重大影響。
人民銀行11月21日表示IPO的增加等影響等造成市場的變動在增大,根據需要採取通過各種政策手段保持流動性,並在當日提供了約500億元的臨時資金。11月27日人民銀行自7月以來首次沒有實施公開市場操作,停止從市場吸收資金。這也是為應對金融市場短期的資金需要。
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新股能否上市是由證券交易所來審查,發行價格一般由證券公司根據投資者需求與企業進行磋商,證券監管部門極少干預新股上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去年宣佈取消新股上市審批制,改為註冊制,並已經向國務院提交了過渡到註冊制的方案。預計將來監管部門將大大減少對新股上市的干預程度。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