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民幣或創史上最大年度跌幅
2015/12/31
![]() |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2015年8月11日修改了作為人民幣交易基準的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方法,改為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中國已決定實行外匯管理的部分自由化」,以此為契機,大大地推動了人民幣貶值。
除此之外,美聯儲(FRB)在12月啟動加息,中美利率差呈進一步縮小趨勢。儘管中國仍維持資本管制,對境內外投資資金的出入加以限制,即便如此,資金仍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不斷流出。
為阻止人民幣過度貶值,中國政府一直對匯率實施干預。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比最多時減少了14%。
中國貨幣當局從12月起發佈新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以顯示人民幣對包括美元在內的歐元、日元等多種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的動向。有觀點認為,此舉可以認為是中國政府在釋放已容許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信號。
中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由於資本持續從中國流出,2016年很容易對人民幣構成貶值壓力。市場上也浮現出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比2015年下跌3~5%的觀測。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居倫之 上海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