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納入MSCI概率增高 但行情預期降溫

2017/04/19


      美國指數編制企業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已開始針對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徵詢投資者的意見。中國一直在推進深港通等改革,因此不少觀點認為已朝著納入的方向前進,花旗集團表示「概率為51%」。不過,認為市場開放程度仍存在問題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將納入股票數減少為3分之1,期待A股納入推高行情的預期反而正在降溫。

 

      A股指的是在中國大陸上市的人民幣計價股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2014年開始探討納入A股,但認為資本市場的自由化不夠充分,連續3年放棄納入。理由大體上有3個。

 

kyodo

 

   外國的機構投資者等購買A股之際,只能利用中國當局設置的被稱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機制。不過,QFII不但給每個投資者設定了配額,而且存在每個月對本國匯款額不得超過凈資産的2成這一限制。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無法將不允許自由交易的股票納入指數,這一點自不必説,這一制度遲遲未改善,成為影響A股納入MSCI指數的障礙。

 

     中國上市企業有權自行停止股票的交易,停牌股票比例曾一度達到約5成,認為這侵害投資者的「交易權利」,一直被視為問題。此外,在推出與A股聯動的商品之際,需要當局的事前審查,這也成為絆腳石。

 

     風向發生改變是在2016年12月。香港與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啟動,包括已實現的上海與香港股市交易互聯互通在內,A股交易更加容易。隨著行情趨於穩定,停牌的股票也低於1成。中國方面似乎根據這些成果,正陸續遊説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

 

      不過,股市交易互聯互通仍對每日的投資額設有上限,同時推出商品之際的事前審查也沒有放鬆限制。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開始向投資者提出建議,背後存在中國的強烈態度,但內容接近於折中方案。

 

      首先大幅減少了納入股票數。以往被認為納入448隻股票,但通過剔除中盤股以及內地與香港的重覆上市股票等措施,減少至169隻股票。納入之初將僅為納入A股總市值的5%。

 

      作為結果,A股即使成功納入,在新興市場國家指數中所佔的比例也僅為0.5%。據花旗集團的估算,以新興市場國家指數和相關的中國股票指數作為基準的基金的總額達到2萬億美元。也就是説,納入的A股將僅為100億美元。花旗集團策略分析師Jason Sun以年初以來A股平均交易額為700億美元為例,認為「影響微不足道」。

 

      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發佈建議的3月下旬之前,曾出現物色納入股票的動態,但不久即風平浪靜,這是因為認為資金流入額有限的看法不斷浸透。4月5日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積極推動而建設的新城市「雄安新區」概念股聯袂漲停,中國大陸投資者的關注點容易改變。

 

   此外,還有觀點擔心,在納入A股後,中國股市的自由化將陷入停滯。先例是人民幣,自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虛擬貨幣特別提款權(SDR)的2016年10月以後,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已經完全停止。

 

   中國向國內的交易所顯示出吸引外國企業的意向,正忙於採取防止資本外流的對策。既然擔心人民幣貶值和外匯儲備的減少,所以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有限也很自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