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國工廠大罷工騷亂的警告
2016/12/01
逮捕11人,罷工兩周
11月7日下午5點(日本時間)索尼東京總部公開的一份資訊資料成為引發這場騷亂的契機。
資料的內容是索尼將以9500萬美元的價格將該公司位於廣州的全資子公司「索尼電子華南」出售給深圳市的中國上市企業。
索尼這家子公司主要生産智慧手機配備的攝像頭的重要零部件,向美國蘋果大量供應産品。在中國擁有4000名員工,是索尼為數不多的大型工廠。據索尼解釋,此舉為重組措施的一環,不得不決定出售該工廠。
3天後的11月10日,在廣州市郊外綠蔭環繞的索尼廣州工廠內,員工突然開始吵鬧起來。
「我們沒聽到任何要出售(工廠)的消息。今後會繼續雇我們嗎?給我們補償金!」(編者注:此處為日語翻譯而成)。
以20多歲為主的年輕員工們高喊著這些口號離開了生産線,奔向工廠的出入口。年輕人不斷聚集,並封鎖了出入口,完全封閉了向大型供貨對象美國蘋果的産品供貨。
耶誕節將近,在迎來1年最大商戰期的這個時期舉行示威活動對索尼的打擊不言而喻。15日示威隊伍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期間有人受傷,並有11人被逮捕。
![]() |
11月29日在索尼廣州工廠周邊的警察 |
索尼的紕漏
當地媒體也開始報道索尼工廠的騷亂。索尼公關部強調「罷工已經平息」。中國進入了經濟增長平臺期,人工費不斷上漲,決定退出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的員工為了獲得補償金等而進行遊行和罷工的情況經常出現。
不過,一名關係人士指出,索尼方面也存在紕漏。那就是造成這場騷亂的源頭,7日發表的新聞稿。雖然乍一看只是典型的宣佈重組的內容,但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不足。
索尼發表的資訊中寫著索尼與中國企業之間就出售該工廠「簽訂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不知為什麼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出售時間的資訊。在通常的談判中,時間沒確定的情況下,即使不確定也會給出大概的時間,這才是正常的資訊公開方式。
![]() |
11月17日索尼廣州工廠內罷工的員工 |
不清楚工廠什麼時候出售,只是突然被通知了「要出售」這個事實,從中國員工的角度來看,感到巨大的不安也是情有可原的。關係人士表示「事情就是從這裡開始搞砸的」。
關於沒有明確註明出售時間一事,索尼只解釋説「完成時間尚未確定」。不過,推進重組的索尼急於公佈能讓投資者認可的出售方案是理所當然的。很可能是一味追求速度招致了這一結果。
支付的是「和解金」,不是「補償金」
關於事態平息後的應對,説法也不一致。索尼東京總部的網站上就本次事件平息的過程表示,「經過與員工方面持續進行交涉,決定不進行經濟補償」。雖然索尼要出售廣州工廠,但只是把僱主換成了中國企業,中國企業會繼續雇用員工,因此根據中國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無需給予經濟補償。
但事實與索尼方面的説明不同。實際上似乎是中國員工更佔優勢。
持續兩周的罷工逐漸給索尼造成打擊,索尼方面提出了和解方案,向工人保證,只要復工,這兩周時間不會被視為曠工,而是作為正常出勤處理,並向所有員工支付每人最多1000元。這相當於該工廠年輕員工半個月的工資。
這樣,通過支付法律程式上無需支付的「補償金」,從11月25日開始,4000名員工逐漸開始復工,此次的索尼工廠罷工事件才大致告一段落。
![]() |
該工廠的一名男性員工(26歲)介紹了復工的理由,稱「總之希望有補償金,因此沒打算停止罷工。(對於此次的和解方案)還算滿意」。另一位20多歲的男性員工還表示,「這兩個星期精神上很累。已經拿到錢了,打算近期辭職」。
不過,索尼付出的代價遠不止這些。由於生産線長期停工,索尼的工廠員工説「針對復工的設備調整作業要花費一定時間,正式復工的時間還沒確定」。包括今後的復工時間在內,索尼的廣州工廠將遭遇停産約1個月的異常事態。25日下午,擔心供貨的訂貨商美國蘋果的負責人慌忙進入了工廠。
「不讓中國員工靠近設備」
管理方與員工之間出現的隔閡今後似乎也會給生産現場投下巨大的陰影。
「雖然復工了,但不讓我們中國人立即靠近設備。估計是日本人擔心我們破壞設備。不信任我們」,一位中國20多歲的男性員工這樣説。據稱日本員工為了恢復生産正努力維護設備,旁邊有很多中國員工圍觀。
自從進入2010年代後,日本企業中的本田、三洋電機(當時)、松下、西鐵城控股等大企業接連在中國遭遇大規模勞務問題,其中大部分最後都被迫通過支付鉅額的補償金解決。
索尼近年來在中國發生的糾紛比較少,甚至作為對所有問題的處理都非常巧妙的企業而為人所知。但此次一樣發生了大規模的罷工。
距離在中國也是商戰期的耶誕節已經不到一個月時間。索尼還沒有聽到聖誕的鈴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村裕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