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日料店等擔憂福島核處理水排海

2023/08/23


中國上海的食品超市裏已看不到日本生魚片的影子(7月,Kyodo)

      因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海問題,使在中國國內經營的日本料理店陷入困境。中國自7月起加強了對日本水産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後,日本對華的鮮魚出口事實上已經停止。

  

      日本政府8月22日正式決定,如果氣象方面沒有問題,將在24日開始向海洋排放處理水。中國的日料經營者紛紛發出了擔心影響會擴大的聲音。

  

      「還沒有開始排海就已經是這種情況了,正式開始排海之後,更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上海市內一家壽司店的經營者感嘆。目前該店只得通過採購從日本經由香港進入中國大陸的非正規産品的方式來應對,但「價格高,而且這種進貨渠道不知道可以維持到什麼時候」。

  

      雖然該店也在嘗試換成其他産地的産品,但這位經營者失望地表示:「能在中國採購到的養殖竹莢魚和沙丁魚過肥,不能用來做壽司」。

  

      中國海關總署7月7日以密切關注日本輸華食品安全性為由,提出了加強檢測的方針,實施100%查驗。雖然日本繼續對華出口易於保存的冷凍品,但冷藏的鮮魚會因留置於海關進行檢測,而導致鮮度下降無法出售。冷藏的鮮魚實際上已處於停止對華出口狀態。

  

      中國7月從日本進口的鮮魚(魚塊除外)為2262萬元,進口額同比減半。

 

      中國當地的進貨價格也受到影響。另一家日本料理店的經營者也嘆息:「因為買不到日本産而換成了中國産,但中國産這一個月也漲價了3成左右」。試著採購了南韓産和澳大利亞産的魚和貝,但有的不適合生吃。

  

      「使用佃煮的加工方法或用味噌增加甜度等,通過在烹飪手法上下功夫來彌補味道」,雖然目前未給客戶造成很大影響,但日本料理店的經營者有些懊悔:「本想讓中國人體驗正宗日本飲食」。

  

      廣東省廣州市的日本餐飲店也將賣點之一的鮪魚刺身由日本産換成了西班牙産。「很遺憾不能提供日本産」。其他日本餐飲店正在通過更換食材等緊急對應方式,將對經營的影響降至最小。

  

      對於日本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海問題表示擔憂的不僅是中國的餐飲店相關人員。進入中國的日用品品牌等之間也出現了擔心會給所有日本企業和産品都帶來「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的聲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