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中國變局(3)淪落為跳板
2015/06/12
![]() |
IT人才競爭日益激烈(5月29日、北京中關村的創業支援設施) |
拉勾網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中國2萬家IT企業的龐大用人需求。在不斷建設創業援助設施為創業者免費提供辦公室的中關村,也陸續出現一些創業企業,IT人才需求旺盛。而且希望在成長企業積累職業經驗的人才也到處都是。馬德龍正是看好了這一點。
「無論如何都想在國內企業工作」,3月一位從美資軟體企業跳槽到國內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擔任部長職位、家住北京的張傑(化名,29歲)這樣説。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待遇。以百度及阿里巴巴等大型企業為中心,人才競爭愈演愈烈,中國IT企業部長級的年薪普遍能拿到五十萬元以上。張傑的月薪也比跳槽前翻了一倍,達到5萬元。
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IT産業隨著美國微軟等大型IT外企的進入而迅速發展起來。張傑表示,「之前一直嚮往工資高的外企,但如今,中國大企業的工資更高。外企只是我拿到更高待遇的一個跳板」。
妨礙調查的後果如何?你們聰明的話肯定知道——2014年冬季,中國反壟斷當局突然到訪美國大型半導體廠商高通,該公司的相關人士對調查人員的高壓態度感到震驚。在不久之後的2015年2月,中國當局向高通開出了60.88億元的鉅額罰單。當局認為,高通將自主技術強加於智慧手機廠商,非法獲得專利使用費。
隨著阿里巴巴等全球性企業的不斷壯大,中國IT産業愈發自信。中國領導層似乎也為了提升國産技術和産品,不惜排除外資企業。「之前是無論如何都希望我們傳授技術。現在時代變了」,從高通相關人士的言語中也流露出外資企業的失落感。
(未完待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