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中國的反壟斷當局2月10日對美國半導體企業高通作出了處以60億8800萬元罰款的決定。高通承認在中國佔據較高市佔率的智慧手機用通信技術和半導體領域,存在強行向終端廠商收取高額使用費的違規行為。在外資巨頭接連遭到調查的中國反壟斷案件中,高通此次將被處以史上最高額的罰金。
調查和取締與價格有關的違規行為的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對高通進行了調查。2014年,除了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價格聯盟外,發改委還針對德國福斯等海外汽車廠商的違規行為開出了高額罰單。此次對高通1家公司的罰款超過了2014年反壟斷罰款的總額。這顯示出中國當局「嚴厲取締企業(包括外資企業在內)違規行為」的態度。
高通的問題是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規行為,該公司在智慧手機用半導體領域,握有全球50%市佔率。發改委指出,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對作為顧客的中國終端廠商附加對其自身有利的交易條件。
具體而言,除了違規以較高價格強行銷售自身産品之外,對於採用其競爭對手的半導體的終端企業,還多次採取故意提高相關技術專利使用費等違規行為。發改委稱,中興通訊(ZTE)等中國企業相繼投訴,因此花費大量時間展開了調查。
中國領導層利用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威信」,正在加強《反壟斷法》的實施力度,尤其是對外資的監管。為「以示警醒」,正在對經濟犯罪進行嚴厲懲治。而此次的鉅額制裁也正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通也宣佈稱與發改委就支付罰金和改進業務達成了共識。
中國最近相繼實施的大型反壟斷調查大部分瞄準大型外資企業,在外資企業之間,不滿情緒也在高漲。美國和歐盟(EU)駐華商會認為這是在「敲打外資企業」,對於一系列調查,發表了「缺乏公平性」的聲明。今後對於擴大對華業務感到猶豫不決的外資企業有可能增加。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