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談判(1)世界規則由誰制定

2015/10/21


       「雖然過程波折,但是今後我們就像家人一樣」。

        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達成基本協議的10月5日上午,在亞特蘭大威斯汀酒店7樓的一間房間內,日本經濟財政與再生相甘利明(66歲)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弗羅曼(53歲)擁抱在一起。這一刻多次意見衝突的日美兩國代表終於確認了共同的利害。

       而就在2天前的10月3日,甘利明卻在同一家酒店責備弗羅曼。甘利明表示「不要磨磨蹭蹭的,日本要進行內閣改組,我明天必須回國」。

       TPP談判歷時5年半之久。被12個加盟國視為最後機會的亞特蘭大的會議在超出預期會期2天的時候仍未達成共識。

日本經濟財政與再生相甘利明與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TPP達成協定的記者會上
        甘利明曾主張「美國的參與對於東亞的穩定至關重要,所以即使國內有反對聲仍推進談判。因為這超越了關稅的問題,屬於價值觀的層面」,對此表示稱讚的弗羅曼説:「讓我們在您踏上回國班機之前談攏吧,這是最後期限」。

        突然採取行動的主席國美國第2天在全部31個領域中最棘手的醫藥品領域與澳大利亞達成了妥協方案。在乳製品領域要求大幅擴大出口的紐西蘭貿易部長Groser(65歲)與弗羅曼經過6小時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共識。擬定好協定文件是在最後的部長級會議開始前的20分鐘。記者會被推遲了4天,可以説這是一個如履薄冰的共識。

        實際上,美國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讓步。醫藥品的數據保護期限不是製藥業界要求的12年,而是8年。在日本開放白米市場問題上,也就每年7萬噸的進口配額達成妥協,這與日本的方案接近。

  此前態度強硬的美國為何作出讓步?答案在次日揭曉。

  10月6日上午,在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歐巴馬(54歲)面對農業團體約20名高管,針對TPP協議的意義強調:「世界經濟規則要由我們制定,而不是中國那樣的國家」。

  就在10多天前。歐巴馬在華盛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2歲)舉行了會晤。對於敦促中國停止在南海填海造地和網路攻擊的歐巴馬,中國沒有作出明確回答。

  面對中國,美國政府內再次形成了一個認識——TPP談判應該意識到中國。必須擯棄「小異」達成妥協。雖然沒有參加談判,但中國卻儼然成為「背後的主角」。歐巴馬先後致電墨西哥、秘魯和智利的首腦,親自為談判達成妥協而展開遊説。

  TPP不僅是貿易協定。通過美國參與的地區合作,遏制中國單方面擴張勢力這一安全保障方面的意義也很重要。

  隔著太平洋的同盟國日本的首相安倍晉三(61歲)也有相同看法。10月6日安倍也表示:「將在日美主導下,在亞太地區打造自由和繁榮的海洋」

  安倍接到捷報是在日本時間5日晚間。在官邸與法國總理瓦爾斯(53歲)舉行晚宴之後。安倍在電話中對甘利表示慰問,稱「真是辛苦你了,取得了成果」,顯得興高采烈。

       心有不安的是中國。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64歲)10月9日表示,「美官方和TPP成員曾多次表示,TPP不針對中國,不是為了遏制中國,也無意排斥中國」。



       不過,TPP中列出了限制優待國有企業等與中國式「國家資本主義」不相配的條文。因此中國如果想加入TPP獲得擴大貿易的碩果,就不得不對國內的制度進行大改革。

        以中國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對於努力給周邊帶來更大影響力的中國而言,把自己排除在外的TPP如果加大存在感,這將非常棘手。

        南韓政府10月5日發表聲明稱,「為擴大國家收益,將積極討論加入TPP」。在南韓國內也出現敦促加入TPP的聲音,稱「應調整過於傾向於中國的通商政策」。

       10月5日在談判達成共識後的記者會上,甘利充滿期待地表示「如果像雪崩一樣,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對此美國弗羅曼回應稱「希望與其他國家一同共用成果」。

       不過,眼下TPP生效也存在不穩定因素,比如,下屆總統大選民主黨熱門候選人希拉蕊(67歲)就持反對意見,稱「目前我無法支援這項協議」。

        在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亞太地區,會由哪個國家建立什麼樣的規則呢?以TPP為核心的新霸權爭奪戰已經拉開序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