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然向服務業轉型將毀掉經濟
2016/03/07
外國遊客眾多的大阪環球影城(2014年12月) |
生意蕭條的主題公園
一時間,打著振興服務業旗號的大型購物中心和主題公園等在亞洲相繼湧現。但很多家目前卻門可羅雀。中國上海的歐洲主題公園「荷蘭風情小鎮」和「泰晤士小鎮」或許就是典型案例。由於缺乏令人感興趣的遊樂項目,並未贏得遊客的青睞。
不但需要富有創造性的人才,還需要讓數千名員工在數百個部門高效工作的組織能力。與已經實現自動化的工廠相比,主題公園或許需要更加複雜的聯絡系統和獨立個體的行動。
大型購物中心也是一樣。建個大樓,再入駐幾家商戶,是很難成功的。筆者目前生活的曼谷到處都是遊客,但高級品牌入駐的購物中心內卻很難看到顧客的身影。店內的商品與機場的免稅店毫無差別,而免稅店反而更便宜。購物中心要想成功,需要獨特的集客方法。
但是,在很多新興國家,很多投資者沒有經過任何調查,就一窩蜂地湧入了比房地産略強一些的低附加值服務業。當參與者不斷進入任何人都能從事的産業,該産業將很快達到飽和。之後只能依靠低價來吸引外國遊客。這樣一來,就與陷入困境的低附加值製造業的傾銷現象毫無區別了。
提到附加值較高的服務業,應該是金融、軟體、新藥開發、諮詢、時裝、文化內容和醫療等領域吧。但是,已開發國家在這些領域更具優勢,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面臨著比製造業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行業基礎和人才匱乏的新興國家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貿然進入的話,很難有成功的希望。
製造業高度發達的南韓和台灣
南韓和台灣的經濟沒有受到「服務化」等誘人説法的蠱惑,而是堅持以現有製造業為基礎,經濟水準提高到了已開發國家水準。希望大家觀察一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匯總的各國和地區GDP中製造業的所佔比例。由於國家和地區不同,製造業的定義也不同,因此這一統計缺乏嚴謹性,但至少可以看出傾向。
韓台的電子産業均具備良好基礎,能夠吸引人才和資金流向發達的製造業。此外,由於核心的半導體製造得到發展,周邊産業的半導體設計和軟體等服務業也取得了進步。先進的製造業也不能缺少服務業要素,高度發達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將不再存在區別。
正如很多專家所説,要實現已開發國家型的經濟增長,必須向服務業轉型。但是,如果貿然轉向服務業,由於缺乏基礎,很難孕育出優秀産業。不計後果地向服務業轉型反而將招致經濟停滯。在導致製造業空洞化的同時,也會讓本就缺乏競爭力的低端服務業出現過剩。
在增長率已經放緩的馬來西亞和泰國身上可以看到這種跡象。兩國的製造業比例正在下降,但服務業的拉動力卻並未增強。每當筆者在亞洲走進門庭冷落的購物中心,總會心有所感,貿然向服務業轉型將毀滅亞洲經濟。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