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以中國經濟減速為開端的全球性股價下跌的連鎖反應影響,2016年金融市場拉開了混亂的序幕。而原油價格又出現暴跌,跌破29美元。
中國國有綜合性企業「華潤集團」旗下的水泥公司華潤水泥13日發佈公告表示,受人民幣貶值影響,以外幣計價的債務的外匯帳面虧損出現膨脹,15財年(截止15年12月)的業績可能出現惡化。第二天,該公司在香港股市的股價一度跌至上市以來的最低值。
1月4日東方航空發佈公告,表示提前償還了10億美元的外幣債務。這是擔心由於人民幣貶值造成償還負擔增加。同樣的動向在外幣債務較多的房地産企業等也相繼出現。
以人民幣加速貶值為導火線,上證綜合指數較去年底下跌了18%。金融市場混亂的背景是中國經濟減速和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尤為突出的是中國製造業的困境。顯示製造業景氣感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釋放出景氣低迷的信號。
15年12月,因為南韓三星電子等企業代工智慧手機而快速成長壯大的廣東IT設備廠商深圳中天信電子的工廠前發生了騷亂。受訂單迅速減少影響工廠陷入破産,數千名工人聚集到工廠前索要工資,當局出動了警察維持秩序。
不僅在廣東。河北省的很多水泥工廠在最近1個月紛紛陷入停産。其原因是無法對激烈的價格競爭坐視不管的中國政府下令停産。有傳言稱國有巨頭中國鋁業位於山西的子公司將實施大規模減産和裁員。一位在河南的國有煤礦企業工作的40多歲男性表示「15年的年收入還不到峰值時的10%」。當地媒體報導稱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製造業企業佔整體的30%。
曾經對中國的快速成長構成支撐的製造業如今似乎成了「舊中國」的代表性存在。除了人工費上漲和設備過剩這一結構問題外,還面臨著批發物價近4年同比下滑的通貨緊縮壓力。中國製造業的調整壓力招致了全球性的資源價格下跌,美國加息也構成重負,資金迴避風險。
「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化解産能過剩」,李克強總理4日在山西太原考察時召集20多家鋼鐵、煤炭企業這樣呼籲。李克強同時表示不會用強刺激投資來擴大內需。
如果中國政府通過鉅額的財政支出來拉動需求,將導致低效率企業和産業繼續存在,無法確保經濟可持續增長。反而會導致無法應對市場變化的「僵屍企業」得以生存下去,很可能像泡沫破裂後的日本一樣陷入長期的經濟低迷,中國的政策當局人士抱有這樣強烈的危機感。
官方主導推進的結構轉換的壓力的使製造業愈發不振確實存在。設備過剩的化解停滯不前,中國國內過剩的鋼鐵和水泥以低於製造成本的低廉價格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國的鋼材海外出口量15年首次突破1億噸。這引發了行情持續下跌的惡性循環。
中國領導層希望在放慢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確保穩定增長,「新中國」的萌芽也開始出現。網購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GDP)中所佔比重從1990年代初的30%左右提高至超過50%。中國領導層正在摸索向個人消費和技術革新起到拉動作用的增長模式轉型。雖然中國經濟出現減速,不過2015年的實際增長率仍保持在接近7%。
但是,由於對其他産業的波及力以及訂單等顯示經濟前景的指標眾多,對市場影響力巨大的「主角」仍是製造業。席捲製造業的低迷導致對經濟整體的不安出現升溫,金融市場這面鏡子強烈反射出「中國風險」。
受不安驅使,資金正快速外流。中國的外匯儲備2015年減少了5千億美元,是23年來的首次減少。為阻止因資金外流而加速的人民幣貶值,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很可能多次實施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的外匯干預舉措。
有推算數據顯示,從中國流出的資金每月超過1千億美元。如果跨境資金的動作變得激烈,經濟運營將愈發困難。中國當局對人民幣迅速貶值有強烈的危機感。中國能否妥善應對實體經濟和資金流向的變化?由於政策決定的可預見性較弱,所以不安心理出現升溫。
中國的官方媒體呼籲不必慌忙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但是在距離香港較近的廣東深圳的銀行,存款者排起了長隊。在深圳經營創業企業的李錚(21歲)計劃將以人民幣計價的個人存款全部取出,兌換成港幣。他説「人民幣肯定會貶值。近期將從新加坡獲得的投資資金也準備馬上從人民幣兌換成美元」。
以「舊中國」為震源的原油價格下跌一度跌破1桶29美元的水準。如果中國經濟減速和市場的動盪持續形成共振,踏步不前的日本經濟也將被壓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綜合經濟資料庫「NEEDS」推算顯示,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減速至6%,日元匯率在1美元兌115日元、原油價格1桶30美元,2016年度原本預估為1.7%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將減至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