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雷根之間

2017/01/22


      刀禰館久雄:作為領導人取得非凡成就,必須具有堅定的意志,並知道如何改變別人的意志——這是尼克森在辭去總統職務後寫下的(《領導者》)。尼克森還斷言「從未見過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偉大領導人」。

 

      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無疑是一位具有非凡意志力的人。儘管屢屢出言不遜,甚至故意扮成惡人形象,卻仍抓住了半數選民的思想,似乎從尼克森那裏學到了精華。

 

      儘管川普在做法上多少有些魯莽,只要能持續不斷地産生好的結果,也許就能進入偉大領導人的行列。

 

      不過從川普的舉動來看,讓人感到不安的並不僅僅是手法的問題。在他氣勢恢弘的發言中,並未傳遞出作為領袖的理念與哲學。

 

      在房地産行業取得成功的川普曾説過「我並非為了金錢而做買賣」、「最大的吸引力在於遊戲本身」(《川普自傳》)。

 

       如果川普作為國家領導人也是採取商業經營的感覺,將會很難從周圍找出大的方向感。

 

       川普也許有一個心目中尊敬並視為榜樣的領導人。感覺他所認同的就是同樣來自共和黨、上世紀80年代在總統位置上幹了8年的已故總統雷根。

 

 

       雷根通過大力發展軍備來拖垮前蘇聯,最終率領西方以和平的方式贏得了東西方冷戰的勝利。

 

       雷根提出限制政府干預經濟的「小政府」和反共産主義,構築了被稱為保守革命的保守主義優勢時代。在2011年進行的美國輿論調查中,雷根力壓林肯和甘迺迪,當選「最偉大美國總統」第一名。

 

        川普也提倡加強軍事力量。「使美國再次偉大」的選舉口號與雷根的目標「強大美國」極為相似。他所提出的大規模減稅及放寬限制的經濟政策,也讓人不由得地想起80年代的雷根經濟學。

 

        雷根曾經是演員,成為總統時也被有些人視為輕量級。但他是天生的開朗性格與樂觀主義,其幽默感深受民眾歡迎,完全掃除了其上一屆卡特政府由於經濟低迷和通貨膨脹而備受壓抑的氣氛。


 

        筆者80年代後期在華盛頓採訪,雷根通過每週廣播向美國人民講話,他語調柔和,很有品位。儘管所主張的政策往往會引起爭論,但真摯而溫暖的印象卻讓人回味無窮。

 

        雷根與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攜手終結冷戰的盟友關係也廣為人知。在重視市場的經濟思想方面同樣非常投緣。

 

         柴契爾夫人在回憶錄中寫道,與雷根進行交談,就感到在「高尚理想與整個價值觀」方面是相通的。

 

        川普向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建議「希望構築像雷根和柴契爾夫人那樣的關係」。似乎與英國首相有著深深的共感及可以共用的理念。

 

        美國史丹佛大學名譽教授Okimoto稱雷根是「保守主義信念者」,而對於川普則斥為「自私自利的機會主義者」。

 

       儘管川普的政策與雷根有相似之處,但是卻很難找到一個貫穿總體的軸心。

 

       雷根總統的政策也有一定的不良後果。由於大幅減稅而出現了財政赤字膨脹和貿易赤字「雙赤字」。作為對策,1985年簽署「廣場協議」,轉向美元貶值路線,使日本受到了日元急劇升值的衝擊。

 

       這種過度金融寬鬆成為經濟泡沫産生及破滅的原因,導致了日本的經濟長期低迷。儘管美國的經濟出現了活力,但貧富差距卻顯著擴大。

 

       即便沒有理念,如果保持靈活性,對課題進行實踐性地執行,根據現實情況進行路線修正,作為領導人也許一樣會取得成功。但一味地通過推特反覆對企業進行干預的川普,感覺不出會具有那樣的力量。

 

       不管怎樣,大家都要面對這位秉承美國第一主義的新總統。中俄領導人似乎也都在走本國優先路線。這是一個大國間沒有理念的權力遊戲時代。

 

       歐巴馬總統的國際協調路線屢屢被批評「軟弱」,但他是一位理念坍塌的領導人嗎?只有理念才是美國強大的根源,這或許早晚會被認識到。如果雷根在世,會做如何評論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委員 刀禰館久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