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向中國IT行業學習
2018/02/27
村山惠一:日本大型聊天軟體企業LINE的社長出澤剛對日本IT(資訊技術)行業的前景感到擔憂: 「提供服務的實力似乎出現下滑,將來美國和中國成為2強,日本可能不得不使用中美的技術。日本的企業必須採取各種行動,國家也必須從這一視角考慮問題,否則可能無法扭轉頹勢」。
如今IT産業的勢力版圖是以「美國對中國」為核心運轉。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企業發起進攻,追趕蘋果和谷歌等美國5大巨頭。中國提出2030年成為世界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國家目標,難掩超越美國的野心。
隨著數據社會的到來,影響國家競爭力、關乎安全保障的IT行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出澤表示,「在網際網路行業,大公司會越來越大,這是不可逆的」。該公司在日語處理技術方面不輸海外企業,同時致力於AI研究,還進入了競爭激烈的智慧音箱市場。
這樣的LINE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LINE將與摩拜單車聯手在日本開展服務。為何選擇了「中國」呢?
共用經濟是利用IT技術的增長市場。尤其是共用單車領域的期待值較高,最近日本二手物品電商Mercari也宣佈進入該領域。
那麼,LINE應如何實現業務化呢?越是對國內外的企業進行研究就越發現,摩拜單車「很厲害」,LINE認為與該公司合作是最佳選擇。
![]() |
LINE社長出澤剛(左)與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煒(右) |
「在運營(自行車這種)實體産品的同時具有速度感」,LINE的執行董事室山真一如此評價摩拜單車。摩拜單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車身輕量化、輪胎和變速器的開發等持續推進改善的行動力。
摩拜單車在全球200多個城市開展服務,註冊用戶超過2億。其厲害之處不只是規模。摩拜單車通過AI分析使用數據,實現高效配置車輛,同時將數據作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訊而提供給各個城市。這種做法非常聰明。
IT領域需要創造力和判斷力。商業模式不容小覷的新興企業不僅在美國,也在中國不斷增加。
在二維碼的移動支付方面稱得上日本先驅的Origami將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開展合作。社長康井義貴曾任職於美國銀行等機構,後來創立了Origami,他表示「中國正在堅定地推進移動支付的普及」。
據螞蟻金服相關人士透露,該公司約1萬名員工的平均年齡為29歲。該公司的作風就是反覆試錯、探索IT能夠做什麼。不是枯燥無味的支付,而是通過提供優惠券等獎勵,重視每次購物都讓用戶産生期待的心情。
中國的IT企業首次在全球亮相是在2005年,當時聯想集團宣佈收購美國IBM的個人電腦業務。當時的格局是,美國轉向軟體領域,而中國則一手承接趨於日用品化的硬體業務,通過大量生産提高競爭力。
1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在軟體領域也開始發起攻勢。硬體公司聯想也致力於創造超越「低價」的價值。2018年聯想與美國華特迪士尼合作,開發電影《星際大戰》使用的擴張現實(AR)設備。在北美的聖誕商戰中其設備大受歡迎。
聯想副總裁馬特·布萊德(音譯)表示,「兩家公司攜手為顧客提供了特別的體驗」。迪士尼是十分注重著作權管理的公司。如果仍然停留在「中國是不在乎著作權的國家」這種評價,兩家公司肯定無法達成合作。
![]() |
至今有不少觀點認為中國IT的發展依賴於擁有眾多人口的本國市場,這樣的論調已經過時。智慧手機OPPO進入日本市場,其日本法人的代表董事鄧宇辰透露,從開始創業時公司就計劃在全球範圍展開,已經在140個國家註冊了品牌,經測試確認,品牌名稱OPPO的發音在任何國家都一樣。目前該公司的業務擴大到30個國家,市佔率達到全球第四。
最近比較受到關注的來自中國的新聞是警察導入眼鏡型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移動終端。據説是在機場、車站等人員混亂的地方用於發現罪犯,作為日本人,也有國家監視民眾的擔憂。中國有對海外網路服務等特殊的限制。以此就找出「那個國家的情況比較特殊」的理由,而將視線從中國移開是很容易的,但這樣真的好嗎?面對全球競爭,中國IT企業的經營也在進化,值得參照的元素並不少。
日本企業的表現並不差。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統計顯示,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日本上市企業的凈利潤將創歷史新高。然而,在全球企業市值排名裏,有很多美國和中國的大型IT企業,並沒有出現日本企業。日本還不能滿足於好業績。
「索尼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有著危機感」,即將在4月升任社長的索尼副社長吉田憲一郎説。索尼可以説是日本企業的一個象徵,創造出了精緻的産品和別具匠心的服務。 即使是這樣的一家企業也長期停滯不前,花了20年的時間才刷新最高營業利潤。
當然,並不是説日本企業要自我貶低。現在是看清日本的IT實力、認真向世界學習的時刻。幸運的是,在日本以外到處都有能夠作為教材的企業實例。
本文作者村山惠一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評論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