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金正恩會談的日本噩夢

2018/03/21


   秋田浩之: 「將軍是瘋了嗎?」如果將這一幕腦補成日本古裝劇,當美國總統川普突然決定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舉行首腦會談,他的身邊人士應該會有很多人這樣想吧?

 

  朝鮮問題是歷代美國政府都未能解決的難題。如果通過談判讓朝鮮放棄核武,簡直是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壯舉。而一旦失敗,等待亞洲的將是更加深刻的危機。

 

  3月13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被川普解職,局勢陷入混沌狀態。但最終結果是好還是壞?筆者想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大膽預測一下。

 

  3月8~10日的布魯塞爾,歐美等國家的當局負責人、國會議員和有識之士聚在一起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這裡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布魯塞爾論壇,是歐美的重要會議之一。

 

  通常距離歐洲較近的俄羅斯、中東和難民等問題會成為布魯塞爾論壇的中心議題,但是2018年會場的氛圍卻與以往不同。由於美朝將舉行首腦會談的消息傳來,圍繞朝鮮危機的討論進入白熱化。

 

  擔心如此發展將爆發戰爭的歐洲有識之士中,出現了對美朝首腦會談表示歡迎的聲音,不過更多的人對川普唐突的決定感到擔憂。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發言。在柯林頓執政時期,奧爾布賴特曾主導美朝談判,以阻止朝鮮開發遠端彈道導彈等武器。2000年10月,奧爾布賴特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訪問朝鮮的現任國務卿。

 

 

  就連積極推進對朝談判的奧爾布賴特也認為川普的決定十分危險。

 

  她雖然贊成與朝鮮磋商,但是擔心準備不充分。柯林頓政府當時進行了充足的準備,還多次舉行預備磋商。團隊合作也不可或缺。而川普有團隊合作精神嗎?美國的其他與會者也指出了同樣的疑問。

 

  實際上,川普很可能沒怎麼和身邊的人商量,就自己做出了決定。帶著金正恩的會談邀請訪問美國的南韓高官原本應該在3月8日先向國防部長馬蒂斯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介紹情況,9日再與川普舉行會談。

 

  然而,川普8日突然會見南韓高官,當即答應與金正恩舉行會談。在會議的陪同人員中,雖然有人表達了擔憂,但是並沒有制止川普。

 

  平素對川普抱有好感的美國共和黨人士也不安地表示,「對這個決定很吃驚。可能安倍晉三首相內心也很驚訝吧?」

 

  問題是今後事態將如何發展。根據熟悉川普政府內情的美國外交專家的觀點,匯總出以下3個走向。

 

  【最佳結局】金正恩作出「令人驚喜的妥協」,同意凍結核導試驗,並就朝鮮半島無核化在原則上達成一致。但實施將附加諸多條件,結果,無核化被拖延。

 


 

  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開發暫時停止,但對已處於中程導彈等射程之內的日韓的威脅仍然存在。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這是站在日本的角度「無論如何都想避免的走向」,但美國政府前高官認為,這是值得期待的最佳成果。

 

  【一切歸零】美朝首腦會談最後泡湯。事前協調陷入僵局,感到對自己不利的川普乃至金正恩停止賭博。美國朝鮮問題專家認為,這一「概率達到50%左右」。

 

  【最糟走向】會談以吵翻而告終,川普宣稱「外交努力全面失敗」。金正恩也重啟核導試驗。這樣一來,戰爭風險將迅速提高。由於在缺乏鋪墊的情況下啟動會談,這種事態也是可以想像的。

 

   秋田浩之的其他文章

 

  誰會盼望朝鮮滅亡? 

 

  中美走向「DNA」的碰撞

 

  美國會打朝鮮嗎?

 

 日本在朝鮮問題上最糟糕的局面有兩 個  

 

  「大象」對「龍」動怒的結果

  

  阻止朝鮮核武裝有盲點

 

  東南亞希望日本這樣制衡中國?   

    

  朝鮮給國際社會出的一道難題

  

  解決朝鮮問題的第三種劇情

 

  這一次,美國真的要動手了嗎?

   

  東北亞面臨的可悲現實

         

  川普對華態度突然轉向有背後危機

                                  

  此外,美朝會談被朝鮮用於爭取時間、最後朝鮮部署核導彈,或許也包含在最糟走向之中。

 

  在理論上,朝鮮同意完全放棄核武器的「夢幻結局」未必不存在。如果成真,或許能開闢出從朝鮮戰爭以來的休戰狀態邁向和平共存的道路。

 

  但有觀點認為,朝鮮堅信伊拉克和利比亞的前獨裁政權「因為沒有核武器才被推翻」。很難認為朝鮮足夠相信川普,甚至能打消這種擔憂。在現實上,或許應設想走向「最佳」和「最糟」之間的某個方向。

 

  筆者此前在專欄中指出,如果朝鮮擁有了洲際導彈該如何應對,在華盛頓的專家之間,支援發動攻擊的言論佔一半左右。很難認為這種局面已完全改變。為應對美朝會談失敗的事態,美軍計劃在夏季之前展開詳細軍事作戰的討論。

 

  未來的前景仍不明朗,但此次有一件事已經明確。那就是朝鮮感受到了制裁帶來的沉重負擔。正因為如此,朝鮮才一直暗示「無核化」的態度。

 

  那麼,應等到朝鮮真正採取看得見的行動之後再放鬆制裁。如果川普要參加與獨裁者的賭博,這一點將成為不陷入噩夢的最低條件。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