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川金會」才是明智之舉

2018/05/31


      秋田浩之:為了重啟此前一度宣佈中止的美朝首腦會談,事務級官員的協調仍在繼續。但是,即使成功促成會談,選擇在6月12日以後延期舉行才是明智的做法。

     

    這是因為,如果冷靜地觀察從美國報道和採訪中透露出的美國政府內部的情形,會讓人感覺即使目前舉行首腦會談,與能取得的成果相比,蒙受的損失或許更大。

    

     

    美國總統川普應該在通過實務層面磋商敲定細節、獲得成功的保證之後,再與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會晤。這樣想的理由至少有3個。

 

    第一,至今仍不清楚金正恩是否會像美國要求的那樣,在短時間內作出棄核的決斷。

  

    核武器申報、核查、核的運出……朝鮮或打算根據這些無核化的階段,要求獲得制裁放寬和美韓演習停止等回報。但這項工作需要數年時間,結果,將有助於朝鮮爭取時間。

 

    朝鮮通過5月16日和24日的聲明等,明確拒絕了像利比亞那樣的先行棄核。而在26日的韓朝首腦會談中,也沒有讓人看到要改變這種立場的跡象。

    

    多位外交人士表示,南韓總統文在寅也注意到了朝鮮的這種態度。但是,仍對川普保證説「金正恩的無核化決心是貨真價實的」,希望促成美朝首腦會談。因為文在寅無論如何都想避免本國成為戰場、導致數十萬死傷者的局面。

 

    但是,棄核態度曖昧的金正恩和川普即使舉行會談,也無助於問題解決,戰爭的陰影並不會輕易從朝鮮半島散去。

 

    應延期的第二個理由是,如果川普同意舉行會談,事實上將等同於放寬制裁。他和金正恩帶著笑臉相互握手的畫面一旦呈現在世界面前,各國將感覺「已經無需徹底進行制裁」,或將因此鬆開對朝鮮交流的「閥門」。

 

    對朝制裁網其實已逐漸被撕開。在中朝邊境,被聯合國制裁限制的海産品交易等已經重現。南韓方面則在5月決定撤走軍事分界線上的宣傳廣播用擴音設備。

  

    即使聯合國制裁的內容沒有改變,只要首腦會談舉行,制裁鬆綁的趨勢就將加速。金正恩將重新變得從容,無疑將會逐漸拖延棄核。

 

    即便如此,如果川普具備週密制定的戰略和萬全的體制,通過與金正恩的直接會談,或許能抓住解決問題的頭緒。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實看起來正好相反。這是應該延期的第三個理由。

 

    「目前,正在緊急召集政府內部的朝鮮問題專家」,在6月12日的會談日程敲定的5月上旬,美國政府內部透露出這種焦慮的聲音。

  

    熟悉朝鮮問題的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Joseph Yun)於3月辭職。美國前高官指出「川普政權缺乏有能力應付艱難狀況的美朝談判的專家」。正因為如此,川普將尹汝尚的前任、駐菲律賓大使金成緊急從馬尼拉召回,讓其27日開始負責美朝預備磋商。

  

    距離6月12日還剩下約2周時間,在此背景下,縮小美朝的分歧、營造首腦會談的舞臺難如登天。白宮高官也表示「6月12日簡直就像是10分鐘之後」,承認準備工作充滿困難。

  

    了解內情的美國外交專家表示,在美國政府內部,對於舉行會談也存在慎重言論。不過,為了迎接11月的中期選舉,川普急於取得外交成績,而敢於直言、能使川普改變主意的親信和閣僚被認為很少。

  

    那麼,如果川普就這樣與金正恩舉行會談,結果將會怎樣呢?可以想像2種前景。但都是不理想的局面。

  


   秋田浩之的其他文章

 

  川普涉朝談判重用中情局的誤區

 

  川普與金正恩會談的日本噩夢

 

  誰會盼望朝鮮滅亡? 

 

  中美走向「DNA」的碰撞

 

  美國會打朝鮮嗎?

 

 日本在朝鮮問題上最糟糕的局面有兩 個  

 

  「大象」對「龍」動怒的結果

  

  阻止朝鮮核武裝有盲點

 

  東南亞希望日本這樣制衡中國?   

    

  朝鮮給國際社會出的一道難題

  

  解決朝鮮問題的第三種劇情

 

  這一次,美國真的要動手了嗎?

   

  東北亞面臨的可悲現實

         

  川普對華態度突然轉向有背後危機

                                  

    其一是,兩位首腦通過模稜兩可的無核化協議敷衍了事,將細節完全留給實務層面磋商。川普或將表示「會談取得成功」,宣佈取得勝利,但實際美國卻是敗者。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朝鮮即使不保證完全棄核,通過這次會談,也能推動各國放鬆制裁。這樣一來,到川普忙於總統選舉的2020年之前,或將爭取到時間。

 

    另外一種前景是會談破裂、彼此將責任推給對方的局面。如果在首腦會談中以爭吵結束,通過事務級官員的磋商修復關係將更加困難。在無法描繪無核化前景的情況下,朝鮮半島有可能重新回到2017年那樣的準戰時氛圍。

 

    如果川普仍然執著於6月12日的會談,讓金正恩接受2個條件,將成為不被欺騙的最低條件。

 

    首先,對於無核化的完成,要設置最長「2年以內」的期限。其次是為了驗證朝鮮棄核,要讓朝鮮同意國際性的突擊核查。如果能夠促成這些保證,將更易於防止出現朝鮮爭取時間這一最糟糕局面。

 

    當然,與具有約25年對美談判經驗的朝鮮交鋒,用普通辦法是行不通的。對於川普來説,與對朝鮮採取和解姿態的文在寅相比,對他們充滿疑慮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建議更為重要。安倍構建的「晉三·唐納德」關係的價值從未像眼下一樣變得那麼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