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無現金支付成為經濟障礙
2019/01/14
村山宏:不支援現金付款、不支援信用卡付款。在中國,隨著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的迅速普及,拒絕用現金和信用卡付款的店舖也開始出現。這令不用智慧手機的老人、農村地區的農民以及遊客等短期滯留中國的外國人感到不便。無現金社會的到來帶來削減結算成本等各種好處,一方面,能夠受益的人和無法受益的人被分割開來。
盒馬鮮生不得不設置現金收款機
銷售魚貝類等生鮮的盒馬鮮生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將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業態。消費者可以在整齊乾淨、兼做倉庫用的實體店內購買生鮮産品,不去實體店的話可以線上上下單,享受送貨到府服務。但不管在實體店還是線上下單都需要使用智慧手機,消費者只能通過支付寶付款,盒馬鮮生試圖通過無人收銀來降低成本。
![]() |
上海店舖內顯示支援無現金支付的標識(reuters) |
據《經濟日報》報道,這一先進的嘗試不得不有所改變。這是因為這一嘗試被批不顧及不會用智慧手機的消費者,盒馬鮮生不得不設置了支援現金付款的收款機。在中國,阿里巴巴係的支付寶和騰訊係的微信支付不斷滲透,輕鬆使用智慧手機掃二維碼付款的機制得到普及。據稱在城市地區移動支付的利用率超過98%。
由於移動支付迅速普及,出現了不收現金的店舖。在街頭,可以看到有的店舖上張貼著「不收現金」的告示。據説這是因為中國存在假幣,小型店舖不願意收現金。另外,保管現金或將現金存入銀行費時費力。不過對於拒收現金的批評聲也出現升溫。實際上,中國的網民有7.72億人,佔總人口的56%(2017年)。在農村地區,與網路和智慧手機無緣的人依然很多。
在老年人中,還有雖然使用智慧手機但是不會用支付寶等APP的人。拒收現金被批差別對待不會移動支付的人。於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2018年7月12日發佈公告禁止和整治拒收現金行為。據稱在5個月的時間裏共處理602起拒收現金行為。在此背景下,盒馬鮮生也不得不設置了現金收款機。
對外國遊客構成不便
即便如此,零售店方面不準備找零的零錢等無法使用現金的情況依然存在。筆者在中國出差時也曾遭遇過拒收現金的情況。一次筆者在杭州的餐廳吃飯,吃完飯拿出現金付款時,被告知「本店不收現金」,最後不得不使用信用卡支付。還有一次在上海的餐廳吃飯,這次作者拿出信用卡付款,卻被告知不支援信用卡付款。由於移動支付的滲透,信用卡的普及反而遲緩。
![]() |
中國的小攤位前也顯示支援無現金支付(資料圖) |
不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使用移動支付比較困難。這是因為如果想開通移動支付,基本上必須在中國國內開通銀行帳戶(也有例外情況)。此外必須有能夠在中國國內利用手機簡訊服務(SMS)的電話號碼。如果想提高支付限額(最初為1000元),則需要輸入護照等多種身份證件的資訊。
上述問題不僅只存在於中國。最近,日本和南韓出現的停電和通信故障也暴露出無現金結算的弊端。但是, 更主要的問題是「利用圈外」的人的利益受到損害。這些人無法享受移動支付所帶來的優惠和服務。此外還需要讓外國人能夠直接在他國利用本國的移動支付機制。如果不這樣的話,各國和各地將出現 「加拉巴哥化(Galapagosization,即在孤立的環境下,獨自進行「最適化」,最終對外喪失競爭力)」的移動支付經濟圈,成為經濟交易的障礙。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