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19穿上「皇帝新衣」?

2019/01/11


  菅野幹雄:從川普「繁盛」到川普「風險」。2018年末的美股下跌讓市場再次認識到「異類」川普唯我正確的政權運營方式的危險性。趕走國防部長馬蒂斯等與其唱反調的官員後,川普2019年將為經濟和股價不振而焦慮。他會不會像穿了新衣的「皇帝」一樣每天自欺欺人呢?

 

  「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都沒有實現過」,2018年川普反覆吹噓自己達成的經濟成就,從短期來看有據可依。經濟增速一度創下4%的紀錄,失業率降低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準。放寬限制、降低法人稅和企業所得稅使得企業心理好轉,從而喚起了經濟的良性循環。

 

  川普對中國挑起貿易戰,威脅同盟國上調鋼鐵和汽車關稅。對這種異常貿易政策的擔憂掩蓋了「美國1強」的高昂勢頭。

 

  

  2019年不會如此順利。首先在經濟景氣的局面下,猶如強心劑的減稅政策帶來的刺激效果將減弱,經濟減速壓力巨大。美國經濟的擴張週期到6月達到120個月,比肩1990年代創史上最長。不過如果用42公里的馬拉松來比喻,美國景氣處在過了35公里處的終盤。如果感覺在上坡,會突然失去力量。

 

  貿易政策的反噬作用將在今後顯現。美國聯邦政府2018年11月的關稅收入較上年增加約30億美元,幾乎翻了一番。如果川普沾沾自喜地覺得這些錢是從中國等其他國家獲得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增加負擔的是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

 

  川普給了中國3個月的寬限期,要求中國消除智慧財産權和高科技等領域的不公平行為。雖然也有樂觀論調,但就像美國總統助理納瓦羅一樣,認為「難以達成協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真的無法達成協定,加徵25%關稅的對象商品將大幅增加。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發佈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對於關稅負擔加重,企業近乎哀鳴的反對聲出現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從2.9%放緩至2.5%。

 

  最近美國和全球股價下跌,除了對經濟減速和貿易戰的擔憂,市場看到川普因股價下跌而焦慮卻束手無策,這似乎也産生了影響。川普稱「美國經濟唯一的問題就是美聯儲」,將股價下跌歸咎於貨幣政策,甚至還有傳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被解職。市場厭惡的「不確定性」眼看著被製造出來。

 

  川普為了在2020年的總統選舉中再次獲勝,應該會想盡辦法提振股價和經濟。但卻沒什麼妙計。如果川普想追加實施減稅政策,掌握眾議院過半席位的在野黨民主黨應該沒那麼容易通過。如果川普情緒化地介入美聯儲的政策和人事,市場對川普的不信任感將進一步增強。

 

  最近白宮的所作所為不僅沒有切斷不信任的惡性循環,反而是火上澆油。繼白宮幕僚長凱利之後,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出走白宮,有聲音擔心在安全保障層面中東等地的地緣政治學風險將加劇。

 


 

  而世界不願面對的真相是,即便如此,「美國1強」的局面仍未改變。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因美國的強硬政策而放緩,歐洲和日本也在2018年一度陷入負增長。新興市場國家也受美國加息影響為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而苦惱。在全球經濟體溫下降的背景下,美國經濟依然保持著相對強勢的狀態。

 

習近平與川普在G20峰會期間舉行會談(2018年12月1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REUTERS)

  

  這種局面過去也曾出現過。在美國經濟佔據優勢的背景下,過去的G7首腦和財長會議曾多次發表聲明,宣佈日本和歐洲也將擴大內需支撐全球經濟發展。如今,這種多邊的國際協調機制迎來了生死存亡的危機。

 

  2019年G7峰會的主席國是法國,G20峰會的主席國是日本。法國和日本均是自由貿易和全球主義的旗手,但是對于故意切斷國際協調機制的美國,卻並未提出對抗政策。

 

  不巧的是,2020年G7峰會的主席國是美國,G20峰會主席國是沙烏地阿拉伯。如果面臨第二次大選的川普以「美國第一主義」改變G7的框架,其代價無疑是下一次的經濟危機。

 

  2008年雷曼危機後致力於與各國協調政策的前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在英國BBC電視台中悲觀地表示,「現在各國僅僅是相互指責,無法像10年前一樣合作」。

 

  在2019年6月的大阪G20上,試圖保住國際協調火苗的安倍會為此奮戰嗎?如果安倍與川普的親密關係能夠發揮作用是最好不過,但是前路將十分艱險。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菅野幹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