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廁所變了
2019/02/27
三村幸作:因旅行和出差而到訪海外之際,令人擔心的問題之一或許就是那個國家的廁所。印度德里國際機場的廁所門口用「俊男美女」面露微笑的巨大海報迎接著八方來客。雖然國家的「大門口」很靚麗,但聽説印度農村地區有些家庭甚至沒有廁所。印度莫迪政權的衛生改善運動以「清潔印度(clean india)」為口號,提出到2019年把農村廁所普及率提高至100%的目標。據説約98%已經改善,那麼現狀如何呢?
![]() |
印度德里國際機場廁所入口處「俊男美女」迎接客人 |
我實際走訪了最近建造廁所的村子。最初去的是與新德里距離約2小時車程的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的噶德吉村(音譯)。周邊都是盛開黃花的芥末田。這是一個以印度教徒為中心的貧窮村子。飼養了3頭牛的農民夏爾米拉(音譯,40歲)拿出新鮮蔬菜和咖哩熱情招待了我。
![]() |
在芥末田的前面露出笑臉的母親夏爾米拉(中)和2個女兒。姐姐尼夏(左)和妹妹瑪尼夏(右)(噶德吉村) |
![]() |
夏爾米拉拿出新鮮的蔬菜和咖哩菜餚招待我 |
「去外面上廁所有蟲子,還可能被男人襲擊」,夏爾米拉的女兒尼夏(21歲)表示。1年前,她家在院子裏蓋了廁所,據説之前要大小便,只能走到很遠的野地裏。白天很難避開人去野地,因此只能少吃飯少喝水。而「現在非常安心」。
![]() |
夏爾米拉(左)自家建造的廁所 |
蓋廁所能獲得政府的補貼。不過,實際花費仍是補貼的約3倍。噶德吉村對外宣稱是「不用去屋外排泄的村子」,但仍有一些家庭沒有廁所。有一位男性表示,「不先拿到補貼就沒錢蓋」。
![]() |
因未能辦完廁所補貼申請手續而感到不滿的男性等 |
我接下來去了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的馬羅拉村(音譯)。這裡距離新德里約1個半小時車程。到達該村後,附近的女性們笑著迎接我。非政府組織「蘇拉布國際社會服務組織(Sulabh 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致力於在該村無償普及廁所。廁所的牆壁被塗成淡藍色或粉色等顯眼的顏色,據稱已經有100多戶家庭蓋了廁所。
![]() |
尚未蓋廁所的農戶面露不快 |
這裡的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似乎有很多比噶德吉村還窮的村民。在馬羅拉村,村民必須從自家井裏打水衝廁所。蘇拉布國際表示,為了防止村民重新到野外上廁所,使其一直使用沖水廁所,將定期回訪並宣傳相關衛生知識。
![]() |
「蘇拉布國際社會服務組織」無償建的廁所和當地的女性們(馬羅拉村) |
新德里還有獨特的「蘇拉布國際廁所博物館」。在博物館的入口,映入眼簾的是莫迪説過的一句話,即「先建廁所,後建寺院」。博物館裏擺放著各種在日本很少見到的廁所模型。我諮詢工作人員得知,這是在印度被稱為「廁所聖人」的賓德沙瓦·帕塔克(Bindeshwar Pathak)設計的2槽式廁所。
![]() |
「蘇拉布國際廁所博物館」裏展示著各種各樣的廁所(新德里) |
當一個便槽滿了後,排泄物就會流到另一個便槽。2年後排泄物就變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安心使用的肥料,可以用於田地或菜園施肥。其特點是即使下水道設施不完善也能使用。在馬羅拉村建造的就是這種廁所。
當我認真端詳博物館裏展示的廁所,工作人員跟我説,「廁所問題與種姓制度分不開」。賓德沙瓦·帕塔克模倣印度獨立之父聖雄甘地,開展教育活動,力爭消滅負責清理排泄物的「不可接觸者(賤民)」。
希望有朝一日,在印度上廁所不再是一件「冒險的事」,廁所普及到家家戶戶,任何人都能像新德里機場海報中的俊男美女一樣,笑著過上健康的生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攝影部 三村幸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