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危機管理存在死角

2020/03/06


      峯岸博:日本政府已啟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迅速擴大的立法。自2019年年末在中國武漢發生以來,日本的應對行動遲緩,這一點難以否認。為了消除已浮出水面的危機管理的死角,必須加快態勢的重新構建。

     

      通過新型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的修訂,日本政府可以對活動舉辦和外出,更具強制力請求採取自我克制。但在亞洲,從較早階段就採取防止感染擴大的舉措的國家也不在少數。

   

日本眾議院本會議上很多議員戴起了口罩(2月27日)

 

       新加坡政府在1月底禁止了中國人入境和轉機。在2周以內便已決定禁止訪問過中國、南韓、義大利北部和伊朗的旅客入境和轉機。自3月4日深夜起,在機場和邊境對出現發熱和呼吸系統疾病等症狀的人強制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此外,台灣當局也在1月15日定義為在病毒檢疫時可採取隔離措施的「指定傳染病」,自2月6日起,採取了原則上拒絕大陸居民入境的措施。

   

       南韓構建每天可檢測1萬5000件的態勢。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認為「通過儘早發現感染病例,除了有助於傳染病的治癒之外,還具有阻斷感染擴大的效果」,基於這一判斷,截至3月4日,南韓累計對13萬多人實施了檢測。

   

       新加坡和南韓的舉措徹底,甚至通過查詢手機使用記錄等舉措來尋找與感染者密切接觸過的人。

   

       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點是,充分發揮了導致大量死者的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和2010年代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反思。

   

        新加坡2003年修改的傳染病法規定,如拒不服從檢疫等命令,將處以1萬新元以下罰款和6個月以內監禁。此外,南韓也在中東呼吸症候群後,將能進行檢測的地點大幅擴充至民間醫院等,同時縮短檢測時間,在地方引進的免下車檢測站,透過窗戶採集樣板,短短數分鐘即可完成。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就由人民行動黨掌握政權。南韓和台灣也是政府易於進行上意下達的體制。這是因為需要具有速度感的決策。

   

      嚴厲的措施存在招致經濟減速的風險。在感染者人數已突破5000人的南韓,除了口罩短缺之外,並未全面禁止由中國入境的文在寅總統面臨的壓力正在加強。另一方面,在台灣,蔡英文的支持率則迅速上升。

    

      對於日本,有觀點指出2009年新型流感流行時的教訓發揮作用的方向與各國相反。認為如輕症者湧到門診、醫療一線出現混亂,將影響本來應優先的存在重症化風險的患者獲得的醫療,這種擔憂強烈。

    

       除了人權和隱私之外,對經濟和旅遊的依存度較高的中國的顧及和對夏季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的影響,也被認為是日本一直避免嚴格措施的背景。

   

      包括化學武器等在內,與看不見的敵人的戰鬥不僅限於傳染病對策。進行危機管理時,允許的時間極短。日本政府、執政黨與在野黨有必要採取行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