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公務員(4)收入和企業哪高?

2021/06/10


  日本國家公務員和公司職員的年收入水準有多大差距?從整體的平均年收入來看,公司職員自1990年代後半期開始下滑,目前仍未恢復到當初的水準。日本國家公務員的年收入則呈現緩慢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對比企業高管的收入發現,日本的事務次官(政府各事務部門一把手)的年收入還不到東證一部(相當於主機板)上市企業社長的一半。

     

  下圖對比了日本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年收入和民營企業的男女平均年收入。國家公務員把月均收入變為12倍,同時加上夏冬兩季獎金的平均額。民營企業的數值則來自日本國稅廳的「民間給與實態統計調查」。

       

        

  2019年日本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年收入為6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6.6萬元)。民營企業的公司職員平均為4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3萬元),男性為5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1.4萬元),女性為29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2萬元)。國家公務員的年收入達到公司職員的1.4倍。

    

  日本國家公務員收入的決定方式特殊。與公司職員不同,公務員的工會與用人單位進行談判的「團體談判權」受到限制,罷工等「爭議權」也不被允許。

    

東京街頭(資料圖)

       

  1964年,日本時任首相池田勇人和作為工會的national center(全國中央組織)的總評議長太田薰達成協定的內容沿用至今。那是使日本國家公務員的收入水準與民營企業的員工保持均衡的「參照民間」原則。

    

  作為第三方機構的日本人事院以人事院勸告的形式,形成敦促政府調整一般職位國家公務員收入水準的制度。人事院勸告並非命令和指示,只是建議,沒有強制力。

      


         

  日本企業職員的收入因1997~1998年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雷曼危機而明顯下降,男女差距也很突出。另一方面,日本國家公務員的收入正在逐步增加。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政府為籌集復興財源,暫時縮減了國家公務員的收入。

    

  國家公務員的收入雖説「參照民間」,但並非以民營企業整體的平均作為參考。日本人事院根據自主調查,選擇學歷和工作內容等與國家公務員相似的職業進行計算。

     

     

  在日本,職業官員的職位天花板是事務次官。一般來説,同年入職的人中最多只有1人能達到這一職位。事務次官的年收入在2019年度為234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6.2萬元)。

      

  德勤集團(Deloitte Tohmatsu Group)的調查顯示,東證一部企業的社長的年收入中間值為555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2.1元),超過事務次官的2倍。東證一部上市企業的普通董事的年收入為21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3萬元),與事務次官基本持平。可見高級官員的收入低於民營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龜真奈文、甲原潤之介、根本涼、溝呂木拓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