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再挑戰(下)政治分裂影響招商
2021/07/14
6月28日,在美國中西部威斯康辛州芒特普萊森特(Mount Pleasant)的廣闊草原上前行,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帶有玻璃幕牆的球形建築物映入眼簾。那是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美國基地。此時距離美國前總統川普為出席動工儀式而到訪這個小鎮剛好過去3年時間。
![]() |
鴻海的美國基地只有玻璃幕牆的建築物引人關注(6月28日,威斯康辛州芒特普萊森特) |
本應投入100億美元、雇用1.3萬人的巨大工廠仍不見蹤影。對於鴻海特意在美國生産液晶面板,此前質疑的聲音就很多,但川普和共和黨的威斯康辛州前州長史考特·沃克積極促成了此事。
「前州長為了連任,承諾了空頭支票。只能帶來幾百個工作崗位」,美國勞工聯合會-産業工會聯合會(AFL-CIO)威斯康辛州支部的主席發出了這樣的嚴厲批評。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則強調「鴻海是最大的納稅人」。
前州長史考特·沃克和川普2018年、2020年分別連任失敗。在威斯康辛州,民主黨人坐上州長寶座。州政府2021年4月取消了史考特·沃克和川普提出的40億美元稅收優惠措施。鴻海正在討論能否在剩下的廣闊用地內生産拜登政權重視的純電動汽車(EV)。
![]() |
川普、史考特·沃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參加動工儀式(2018年6月28日,威斯康辛州,REUTERS) |
全美各州紛紛擴大減稅和補貼,激烈的招商大戰在2000年以後日益激化。根據公開資訊建立企業補貼等資料庫的民間團體美國Good Jobs First的統計顯示,美國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補貼(超過500萬美元的項目)在2013年頂峰時達到255億美元。
有助於創造就業的「美國製造(Made in USA)」容易被當成政治工具。川普和拜登都把重振製造業作為競選承諾,近年來各地的補貼支出引人關注。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政府2020年為了吸引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工廠,準備了6400萬美元的優惠措施。
很多經濟學家質疑靠優惠措施吸引工廠進駐的因果關係。企業決定工廠選址時,會考慮與市場的距離、有無優質勞動力、基礎設施水準、周邊的供應鏈等多種因素。
美國喬治亞州的經濟發展署署長強調,「最為重要的是勞動力」。政府將免費提供符合進駐企業需求的職業培訓制度。企業能雇到可以馬上投入工作的員工。其充滿自信地表示,「(免費提供職業培訓)具有50年的歷史,投入了鉅資。其他州難以輕易效倣」。
但補貼和減稅等優惠措施能迅速實施,政治家容易操作。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分析顯示,在舉行選舉的年份和州長力爭連任的年份,州政府的補貼增加的傾向很明顯。
![]() |
為了不輸給臨近的州,美國各州不斷擴大優惠措施的規模。結果,無法通過稅收增加來彌補,擠壓財政的情況不斷出現。新澤西州2021年1月制定了給優惠措施設置全年上限或定期評估成效的法律。
與補貼不同,培育技術人才和構建供應鏈需要較長時間。能否不受日益加深的美國政治分裂的影響,由聯邦和地方政府與議會攜手推進長期政策,將左右美國製造業和全球供應鏈的未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