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第100任首相的3個期望
2021/09/27
藤井彰夫:1年前,菅義偉政府剛成立不久,筆者就發表了題為《菅義偉經濟學成功的條件》的文章,其中寫道:菅義偉政府將新冠疫情防控對策與日本將來所需要的結構改革互相融合至關重要。
![]() |
接替因舊疾惡化而辭職的前首相安倍晉三,新任首相菅義偉宣佈繼承「安倍經濟學」。在貨幣寬鬆、財政出動和增長戰略的「安倍經濟學三支箭」中,菅義偉在反省中認為第三支箭增長戰略、尤其提高生産效率的制度改革不充分,因此提出了打破省廳條塊分割及創設數位廳等改革措施。
但是,菅義偉在未能如期控制住疫情、國民輿論割裂的背景下,舉辦了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結果,內閣支持率急劇下降,由於擔心影響大選,自民黨內部的支援力量也出現離散,菅義偉僅僅1年就被迫下臺。
造成菅義偉政府「失敗」的因素有很多,而政策方面主要是未能徹底進行深入結構問題的改革。日本新冠重症人數在國際上比較少,而且病床數量多,但很快陷入「崩潰」危機的醫療就是典型的例子。雖然菅義偉政府從1年前就開始討論「擴充醫療提供體制」,但對策的重點放在了限制民眾行為的人流控制上,緊急醫療體制的建立被延後。
雖然日本新冠疫苗接種率目前已經跟歐美持平,但厚生勞動省拘泥於國內臨床試驗的慣用手續,這一壁壘未能被打破,導致開始接種疫苗的時間晚了2個月。如果能提前2個月接種疫苗,或許能以稍微不同的環境迎接奧運會和殘奧會。
儘管現在感染人數開始減少,但疫情的威脅並未遠去。「疫情對策和改革互相融合」仍是下屆政府繼續面臨的課題。
9月29日選出的下屆自民黨總裁在經國會提名後,將成為自伊藤博文開始的第100任首相。希望下任首相能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是「與國民對話」。很多人在疫情下因居家辦公、上網課及外出限制而容易陷入孤獨,要想支援民眾需要比平時更耐心地宣傳政策。
1930年代美國大恐慌時期,美國總統羅斯福出台了羅斯福新政等大膽的政策,通過已開始在普通家庭普及的收音機向國民解釋了政策。這被稱作「爐邊談話」,是危機時刻領導人與國民對話的典範之一。
在專業性很強的領域,對話也很重要。中央銀行過去是神秘的存在,領導人很少有親自解釋政策的機會。很早就有總裁新聞發佈會的日本央行是個例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開始在新聞發佈會上與市場和市民對話是在10年前。在金融危機多次爆發的背景下,中央銀行再也不能「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
「行動勝於言語」這種態度固然優雅,但只讓民眾「看著我的後背」,難以傳遞出政策真正的意圖。這是如今社會的現實。
第2個期望是確保「決策的透明性」。關於疫情對策,如果首相和專家的説法出現差異,或突然宣佈改變政策,國民就難以看透政府的意圖。在防止感染和兼顧經濟活動等意見對立明顯的問題上,使政府內部討論淺顯易懂非常重要。
![]() |
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從左向右)河野太郎、岸田文雄、高市早苗、野田聖子 |
存在令人擔憂的調查結果。總部設在美國的財政評估機構——國際預算合作組織(IBP)調查了各國預算和財政管理的透明度。結果顯示,日本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水準。國際預算合作組織將國會的預算驗證、財政的長期計劃及評估指標的制定、擴大預算編制的民眾參與框架等列為課題。
關於養老金改革、環境與能源政策、安全保障等需要調整國民負擔和受益的問題,公開數據和選項、獲得認同感非常重要。三菱綜合研究所的政策和經濟中心負責人武田洋子指出,「如今需要推進政策的可視化」。
第3個期望是「新政策願景」的確定。平成時代是泡沫經濟破裂後從混亂中重生痛苦掙扎的30年。支撐戰後高速增長的昭和模式過了保鮮期,但日本並未找到新的成功模式。
不能光是沒有希望的未來預測,最好拿出讓日本恢復朝氣的未來願景。這不應是一紙空談,而需要得到數據和證據的支撐,具有實際效果。要敲定未來願景,不僅是「霞關」,還需要匯聚民間的智慧。在政府內部,政策會議混亂,但或許應下決心進行整合,設立討論未來願景的會議。
「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或將成為時代的分水嶺」,經營共創基礎集團的會長富山和彥表示。對比奧運會的開閉幕式上充斥著對昭和時代的懷舊,殘奧會的開閉幕式成了年輕藝術家大顯身手的舞臺,網上輿論也認為後者令人感受到了新時代的氣息。在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很多人看到年輕日本運動員的活躍而獲得了勇氣。大谷翔平和藤井聰太的活躍令人感到吃驚。
從年輕人生氣勃勃的昭和時代到令和時代,當前需要經濟社會的升級。對於日本的未來,自民黨總裁選舉到總選舉的2個月是極為重要的時期。希望朝野各黨都提出宏大的未來願景,展開大規模的政策辯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長 藤井彰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