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漲、油價跌背後是世界經濟的迷茫
2022/09/07
志田富雄:2021年秋季,歐洲的天然氣上漲將喚起石油替代需求這一看法成為推高原油價格的原因之一。2022年天然氣價格加速上漲,而原油價格則從高點步入調整態勢。9月5日召開會議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合作夥伴(OPEC+)已決定重新減産。這一溫差源自市場環境的變化。
![]() |
美國彭博社8月22日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的能源部長阿布杜勒-阿齊茲暗示了産油國啟動原油減産的可能性。據稱,對於期貨市場的流動性下降、行情波動加大並偏離供求的情況,沙特感到不滿。
期貨市場流動性下降的原因不僅是利率上升和經濟隱憂。顯示資金流入規模的期貨的持倉,在行情上升局面下也呈現減少態勢。從美國原油期貨來看,對沖基金等的空頭持倉比新冠疫情加劇之前的2020年3月上旬的峰值減少一半。
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行情驟變,在期貨交易中,支付追加保證金和遭受鉅額損失的風險提高。住友商事全球調查的本間隆行表示,機構投資者「不得不意識到對上漲的穀物和能源的投資遭遇估值下調的風險」。
不過,原油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求變化。即使存在低於生産目標的情況,在過去1年裏,歐佩克+的增産(減産縮小)也取得進展。美國的産量最近4周平均超過每日1200萬桶,比1年前增加了約70萬桶。
![]() |
汽油漲價等抑制消費,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基調的改變也將拖累需求復甦。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産資源機構(JOGMEC)的野神隆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等的統計預測稱,10~12月原油供求將出現每日46萬桶的供應過剩,相比去年同期(短缺279萬桶)明顯改變。
這是因為世界需求將以1億桶觸及天花板,另一方面,供應將比上年同期增加約330萬桶。如果經濟復甦,原油生産和精煉能力的制約將隨之浮現。不過,目前景氣度下行,市場不斷預測出現供過於求。
形成對照的是,天然氣的上漲在8月加速。從歐洲的天然氣需求來看,面向工業的比例較高,受到經濟的影響。不過,歐洲面臨的是能否為避免庫存枯竭而通過政策減少消費、以度過今年冬季這一危機。供應隱憂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
![]() |
由於歐洲確保庫存的舉措取得進展,此前每兆瓦時超過300歐元的天然氣的現貨價格已經回落。但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儲藏能力存在極限,歐洲仍被俄羅斯扼住命脈。
塔斯社8月援引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前總統)的發言報導稱,「在年底之前,歐洲的天然氣(現貨)行情有可能達到每1000立方米5000歐元」。換算為作為歐洲天然氣指標的TTF市場的交易單位,將超過400歐元。
日本市場風險顧問公司(Market Risk Advisory)的新村直弘表示「如果天然氣供應不足,對德國巴斯夫集團(BASF)等化學産業的影響不容小覷。供應制約對世界經濟造成直接打擊的可能性也難以否認」。
雖然有聲音將石油替代需求視為利多,但面臨經濟隱憂的原油行情的反彈力度較弱。由於去年以來的天然氣上漲,「發電部門的替代告一段落,石油需求缺乏增加空間」(野神表示)。如果增加石油消費,將與脫碳化背道而馳。
歐洲的經濟隱憂將加劇歐元貶值,美元升值又將拉低美元計價的國際商品行情。經濟隱憂將導致需求的放緩,同時金融市場也將面臨行情下行壓力。因供應隱憂而上漲的天然氣和原油價格走低的溫差反映的正是世界經濟的迷茫。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