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宗商品行情出現漲跌兩極分化
2022/08/02
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強的背景下,國際大宗商品行情出現走高走低的兩極分化,這使得通貨膨脹壓力的走向變得不明朗。被視為預示經濟景氣前景的銅行情持續下跌,另一方面,俄羅斯減少供應的歐洲天然氣的上漲壓力突出,源自歐洲的能源價格走高的浪潮正波及全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將討論放緩加息速度,但經濟衰退和物價走高並存的滯漲隱憂也難以消除,中央銀行的政策操作變得日趨困難。
世界經濟正在迅速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6日將2022年的實際增長率預期從4月時的3.6%下調至3.2%,同時提出悲觀看法稱「全球或很快面臨全面蕭條的深淵」。
![]() |
除了對抗歷史性高通貨膨脹的美歐的加息之外,中國因疫情的封控也成為逆風。國際大宗商品行情通常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在全球經濟減速隱憂加強的局面下,價格下跌的品類增加。
如果需求隨著經濟減速而減弱,所謂的「自動調整」的機制將發揮作用,資源價格走高將緩解,通貨膨脹將隨之減退,這是經濟通常的運作模式。
此次,金屬和穀物的很多品類都在下跌。製造業使用的有色金屬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後出現上漲,但在經濟衰退隱憂加強之後出現回落。銅和鋁的行情比俄烏衝突前大幅下跌2成。從銅來看,佔世界消費約一半的中國的需求減少産生影響。鋁的需求則因汽車減産而正在減少。
小麥和玉米等穀物也由於北美的收穫和種植取得進展等原因,比俄烏衝突前下跌近1成。另外,烏克蘭穀物經由黑海的出口將重啟這一預期也在壓低行情。
![]() |
從俄羅斯輸送天然氣的管線「北溪1號」(REUTERS) |
另一方面,即使在經濟減速局面下,能源領域仍維持上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歐洲的天然氣行情。作為指標的荷蘭TTF在7月26日以後漲至每兆瓦時逾200歐元。超過徘徊在70~80歐元左右的俄烏衝突之前的2倍。這是因為俄羅斯的國營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宣佈將經由面向歐洲的主要管線「北溪1號」的對德國天然氣供應量減少8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