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同盟不再有摩擦也是一種諷刺

2023/02/14


       加藤晶也:「沒有一片雲的藍天似乎象徵著今後的日美同盟」,日本經濟産業相西村康稔1月到訪華盛頓,這樣向美國能源部部長格蘭霍姆表示,而格蘭霍姆也點頭稱「同意」。西村在結束會談後説:「氛圍變了,時代大變」。

  

       西村康稔進入經濟産業省(當時的通商産業省)是在1985年,正值日美産生汽車和半導體等的貿易摩擦的期間。

 

      在過去近40年的如今,日美兩國在新一代半導體的研發領域展開合作,針對對中國的尖端半導體出口管制等經濟安全保障政策保持一致步調。在安全保障方面,日本2022年底修改了3個文件,提出從根本上加強防衛能力,此前職責存在差異的「單邊性」被指出的日美同盟進入新階段。

 

2023年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談,談及對華尖端半導體限制(KYODO)

 

      外交、安保、經濟,可以説全面展開合作的目前的日美關係跨越了過去的摩擦,發展為成熟的同盟。

 

      但是,無法毫無保留地給予積極評價。如今緊密的日美關係還存在令人感到諷刺的一面。

 

      「對美國來説,日本已不再構成威脅」,日本前通商産業省次官福川伸次這樣説。福川在西村加入通産省第二年的1986年出任次官。當時的通産省與美國展開了困難的交涉與談判,而福川伸次就是中樞的指揮。

 

日本前通商産業省(現在的經濟産業省)次官 福川伸次

 

      1960年代以後,美國以對日貿易逆差增加為背景,要求日本開放各個領域的市場。從紡織到鋼鐵、電視、工具機,1980年代發展至半導體。

 

      目前美國視為威脅的是中國。與日本在經濟領域合作,這也是日本經濟實力不足為懼的證明。

 

      「如果日本的經濟實力超過了美國」……,福川伸次透露稱當時曾在私底下以這樣的假設與美國展開了政策討論。

 


   

      並未成為現實。福川伸次1988年卸任之後的日本經濟進入漫長的停滯期。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2010年在國內生産總值(GDP)上被中國反超。福川伸次指出「日本並未感到世界局勢的變化,企業也存在懈怠的一面」。

 

      在「失去的30年」之中,日本經濟産業省內對高速增長期的記憶減弱,經歷過與美國的激烈摩擦的一代人也在減少。一名在昭和時代(1926-1989年)進入經濟産業省的人表示,「我們是與美國交鋒的最後的‘戰中派’」。如果本國的主導權遭受威脅,美國將不顧一切。與中國激烈對峙的美國的如今與過去對待日本的態度如出一轍。

 

      在中美爭奪主導權的如今,日本應該怎麼做?福川伸次強調稱「提升日本實力是一切的基礎」。強調了包括經濟實力、技術實力和文化實力在內提高日本價值的重要性。如果提升本國的優勢,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同盟的價值也將隨之提高。

 

      「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是英國前首相帕默斯頓(Palmerston)19世紀留下的話語。這是至今仍未改變的國際社會的本質。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加藤晶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