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鐵橋」需要抗震加固

2023/11/02


1978年中日簽署和平友好條約

      藤井彰夫:20年前的2003年9月,日本經濟新聞啟動了主題為「日元與人民幣」的頭版連載策劃。2001年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以10%以上的年率持續實現高速增長,便宜的中國産品流入日本,認為這是「輸出通縮」的中國威脅論開始出現。筆者當時負責這一策劃,如今重新閱讀連載後,感到有幾個點頗有意思。

 

      連載第一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迎來「廣場協議」之日》。這篇文章暗示在美國對中國誘導人民幣貶值提高警惕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面對類似於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的局面,當時日美摩擦加劇,簽訂了要求日元大幅升值的1985年《廣場協議》。這篇文章把中國的經濟崛起定位於「融入世界經濟的考驗」。

 

      在歷時近一年的連載中,包括期待中國遊客到日本泡溫泉和遊覽富士山的日本地方城市、給日企陷入向中國投資一面倒情況敲響警鐘的《中國,+1的勸告》等內容,中國經濟之後的發展狀況似乎也印證了這些。

 

     記得當時讀者的反應存在很大分歧。一種意見是基於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會持久的「中國崩潰論」提出批評;另一種意見是認為中國的崛起會給日本帶來好處,不應該煽動「中國威脅」。

 

      如今回過頭來想一想,覺得這一策劃忽略了兩點。其中之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之快。連載期間以200名中日企業人士為對象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多數人預測當時只有日本四分之一的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將在2020年趕上或者超過日本。中國崩潰論者也對這一結果提出了批評。但實際上也有日本經濟低迷的原因,中日GDP在2010年就發生了逆轉,比預測的時間提前了10年。

 

圖上為1978年簽署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圖中為2023年的東京-北京論壇,圖下是日本經濟新聞2003年9月8日早報頭版有關中國的連載

 

      忽略的另一點是軍事大國化。中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擴充了軍備,加強了在南海和東海等海域的活動,這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安全保障上的威脅。那次的連載策劃並沒有預想到中國會像現在這樣實現軍事大國化、強權化。

 

      美國採取了只要使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就會遲早實現民主化的「接觸政策」,也是「誤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的未來都很難預測。

 

      20年時間過去了,全球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美矛盾日益尖銳,被稱為新冷戰。10月中旬,中國邀請因進攻烏克蘭而受到譴責的俄羅斯總統普丁訪華,展現出了合作態度。由於伊斯蘭組織哈馬斯襲擊以色列,戰火從歐洲蔓延到了中東。

 

      在這種背景下,中日有識之士10月19日~20日在北京召開了「東京-北京論壇」。這是即使在新冠疫情下也堅持線上舉辦,連續19年沒有中斷的中日交流會議。

 


   

      筆者參加了中日媒體人士討論問題的「媒體分論壇」。中國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處理水稱為「污染水」進行批評,對此筆者穿插在會議前考察核電站的體驗,介紹了日方確保核處理水安全的舉措,還説明了在與核電站相鄰的設施利用普通海水和核處理水飼養比目魚和鮑魚,比較生長發育情況,結果生長發育情況沒有差異,並且中國的訪日遊客在吃日本水産品等資訊。但中方的參與者紛紛批評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沒有進行實質討論。

 

      筆者另外強調的一點是人與人交流的「心理安全性」。筆者列舉了日本學者及企業高管等突然在中國被限制自由和逮捕的案件多次出現的例子,指出確保日本可以放心訪華交流的環境至關重要。關於這一點,中方的小組討論參與者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

 

      筆者感覺與去年召開線上會議相比,這次實際面對面,看著對方的表情説話,在討論前後還能閒談的線下會議很有意義。全體會議上出現了中日「相互不信任」、「猜疑心」等詞語,但增加直接對話消除這些不信任至關重要。不過,也感到了持續開展平行討論,只是反覆對話能否解決問題的擔憂。

 

      之後10月21日在東京召開的日美有識之士「富士山會議」上,由於對中國擴充軍備的警惕,認為應該強化日美威懾力的討論佔優勢。最近20年越來越複雜的日中關係如今迎來了必須根據情況同時面對「對話與威懾」的艱難局面。

 

      在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生效時,時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説:「通過(1972年的)日中聯合聲明,兩國間架起了‘吊橋’,而通過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兩國間架起了‘鐵橋’」。經過45年的歲月流逝,鐵橋已經老化,處於危險的狀態。需要「抗震加固」,以防止大地震。作為兩國工程負責人的首腦需要進行溝通。

 

      這並不局限於中日。中美首腦的直接對話也很重要。美國拜登政府提出構建防止兩國發生碰撞事故的「護欄」。探索在11月在舊金山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首腦會議之際舉行中美首腦會談。年內還有日中韓首腦會談的舉辦方案。

 

      誰都不希望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時候通過首腦之間的對話進行危機管理,為消除相互不信任而向前邁出一步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長 藤井彰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