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的腳步聲

2019/08/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無論是回顧歷史,還是放眼今日,小規模的經濟危機其實時有發生,但區域性的經濟危機就不多見,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就更少。上一次亞洲地區陷入經濟危機是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那以後,亞洲主要國家為了防範同樣的危機紛紛簽署了一個貨幣互換協議。但亞洲貨幣危機沒有影響到全球經濟。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可以追朔到20世紀初,當時,經濟危機從美國迅速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最近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也是源於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動搖了全球金融系統,不過這一次大規模金融危機,中國人為世界買了單。2009年中國突然宣佈實施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政策,為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犧牲了自身的利益,結果造成了國內泡沫經濟進一步擴大以及嚴重的産能過剩。

 

上海街頭(資料圖,REUTERS)

            

 柯隆 的其他文章

  

 關於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思考

       

 重新思考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

       

 中美貿易戰的誤區

                  

 急性子、慢性子和貪小便宜的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 

         

 經濟學家的煩惱 

 

 如果有一天世界不歡迎中國人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今天,當我們俯瞰世界地圖不難發現,世界經濟危機四伏。中美貿易戰是主線;日本和南韓的對抗也為危機埋下伏筆;我們把眼光投向歐洲,英國脫歐直接威脅到歐盟的穩定性。如果把這些潛在危機用線連接起來就很容易發現世界正處在通向危機的入口,甚至可以説我們能夠清楚地聽到經濟危機的腳步聲。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不知不覺中被編織進了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而今天的危機正在動搖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因為誰也離不開這個開放式的産業鏈和價值鏈,而這個産業連和價值鏈沒有自我維護的機制和能力。

               

  過去的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的主流是區域合作,世界成立了不計其數的排他性合作框架。這些框架在主張經濟合作的同時,對於框架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有強烈的排他性。另外,大量的區域性經濟合作框架自然而然地削弱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功能。試想一個沒有秩序的全球化怎麼能持續下去?

        

  在中美貿易戰中,世界各國的政治家和學者都在試圖解讀美國川普總統的意圖。在學界似乎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川普要遏止世界老二的中國對世界老大美國霸權的挑戰。但我們只要冷靜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憑藉今天中國的國力尚無法挑戰和動搖美國的霸權。經濟、軍事、文化等等,中國和美國都不在同一個級別上。

             

  那麼川普總統的意圖到底是要幹什麼?


                     

  仔細回顧過去幾年川普總統走過的路就可以發現,他除了挑起與中國的貿易戰爭,更重要的是要從很多國際組織中退出。用他自己的語言來説就是這些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已經不起作用,或者説在起壞作用。結果有學者發現,川普的真正目的不是要遏止中國,而是要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世界可能從一開始就低估了川普總統。中國可能是建立這個新國際秩序的「絆腳石」,至少川普本人是這樣認為的。

 

          

  另一方面,按理説日本和南韓都是民主國家,二者可以共用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但遺憾的是二戰留下的負遺産沒有得到妥當處理,日本希望儘快處理完這些負遺産,而南韓似乎不願意就此了結,畢竟二戰的負遺産對南韓政府來説是一張有用的外交牌,南韓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譴責日本。

           

  再來看歐盟,歐盟從成立之初就隱含了各種不穩定性,甚至有學者認為歐盟是烏合之眾。英國人不願意跟歐洲大陸結成盟友,從一開始就不接受歐元。所以有了今天的脫歐之舉。

          

  雖然我們已經聽到了經濟危機的腳步聲,但似乎沒有為防範危機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每家都自掃門前雪,那就無法防範全球性危機。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是先破壞現有的秩序還是對現有的秩序進行改革,其實需要冷靜思考。另一方面,建立國際新秩序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力,今天不是出巨人的時代,今天的時代也不需要巨人,今天是通過民主合議達成共識建立新秩序的時代。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日經中文網觀點

         

柯隆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