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年的世界經濟
2020/12/3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展望2021年的世界經濟首先要回顧一下2020年的世界經濟。應該説這是極其艱難的一年。過去的一百多年裏,世界經濟除了來自經濟體內部的不均衡造成的經濟危機以外,就是來自戰爭的打擊。然而哪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主要是集中在歐亞大陸並非全球。2020年的新冠疫情好比一場世界大戰,且全球幾乎全線潰敗,沒有一個國家倖免。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有中國通過隔離控制住了疫情的擴散,西方民主國家由於無法嚴格實施隔離,所以,疫情仍在迅速擴散。
2021年全球都在期盼著有效的疫苗能夠幫助人類控制疫情的擴散。但是各國的製藥公司各自為政開發疫苗,其藥效如何尚是未知數。
![]() |
北京街頭(reuters) |
2021年的第一季度,北半球處於冬季,疫情擴散的勢頭很難被遏制,所以,第一季度的經濟處於極其嚴峻的形勢。首先西方國家內部對人員的外出會實施不同程度的管控,這肯定會打擊消費。同時,耶誕節購物高潮以後,第一季度很可能進入一個低潮,這會對國際貿易帶來不小的影響。
|
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隨著疫苗接種人數的增加以及北半球氣溫回升,疫情逐漸緩解,經濟活動也漸漸恢復原來的活力,所以,世界經濟會出現一個急劇回升的勢態。特別是如果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東京夏季奧運會如期舉行,這將是人類宣佈戰勝疫情的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奧運會。
第四季度,疫情可能會有小幅度的反覆,但不可能對經濟帶來致命的打擊。
那麼,是不是説2021年第二季度以後,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就逐漸消失了呢?顯然不是,疫情的影響比想像的要深遠的多。首先疫情改變的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像新冠疫情一樣讓人類認識到病毒的可怕。中國人相信百聞不如一見,但疫情以後,很多人和事不一定需要親眼見,可以通過網路隔山隔海相望。特別是中國在過去的四十年經濟高速發展中幾乎讓所有人都在疲於奔命,此次疫情讓人們可以靜下心來,環視周圍也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為。
第二就是對全球産業鏈的影響。以往的産業鏈主要是提高效率,實現利益最大化。豐田公司提倡的just in time的供應鏈是一個典型,其特點是讓庫存最小,實現利益最大。這種方式被應用在很多領域,一個典型就是遍佈全球的便利店,這些小型超市是不設倉庫的。
然而後疫情時代的産業鏈除了要提高效率以外,還要保證其穩定性。全球化的趨勢是無國界和無疆界,然而疫情再一次提醒人類供應鏈仍然受各種各樣風險的影響,所以跨國公司都在重新設計後疫情時代的新型供應鏈,目的是應對各種風險。
第三,人類面臨一個重新選擇,是繼續推動全球化?還是走有限全球化的道路?全球化本身不可能被徹底否定,但一如既往的推動全球化顯然風險極大。一個高度全球化的世界需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同時需要深化改革國際組織。今天工業化國家已自顧不暇,我們不能期待這些工業化國家扮演聖誕老人,給世界帶來大家所需要的禮物。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不可擋,但目前的遊戲規則顯然不能定義後來者的行為。
第四,即使疫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風險猶在。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小小病毒,人類的本性顯露無遺,自私是人類的本性,全球化是建立在自私的本性之上的,任何高大上的崇高理想無助於推動一個切實可行的全球化世界。2021年將是人類通往後疫情時代的一個重要的節點。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日經中文網觀點
![]() |
柯隆 |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