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54)廚娘做的菜
2015/03/05
當你看完一集之後,你會不禁問:以前方太為什麼煮東西的時候,會黏鍋的呢?以前煮的菜,真的很普通:蠔仔煎蛋、魚香燴塔菜、粟米肉碎羹……而且,會在你面前切切洗洗煮煮的。家常菜的定義,大概就是簡單、日常、不需要太「好看」,只要好吃,菜價相宜便可。就像台灣,于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廚娘代表傅培梅做菜的時候,都是因應當時台灣社會資源不算太充裕,就用盡全力,在有限的材料中,變出最多。現在,在台灣某家高級臺菜館,就有做過傅培梅的「柴把鴨湯」,把一隻鴨所有可以吃的部份,都煮出精髓來。其他的名菜,如「鍋塌豆腐」,要把豆腐片成薄片,附上絞肉,一層一層疊起,之後再煎好再喂汁。這些,都是媽媽級的手藝。
現在我們看煮食節目,還會做這些動作嗎?
煮食節目,可以反映兩個文化異象。日本的煮食節目,不論是榊原郁惠以前在富士電視臺的煮食環節,還是日本電視臺的「三分鐘cooking」,或是我最愛看的速水直道的 Moco’s Kitchen ,都是在晨早時份播放的。無他,日本女人要照顧家人上班,不少早上五時就起床,打點家人早點,出門後,八點就稍歇一息,看看NHK的晨間十五分鐘短劇,之後就要想中午和晚飯如何。速水的煮食環節就是八時前播放的,Moco’s Kitchen做的東西,都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西菜、中華料理等等。大概是為了獨居或要給男朋友「做點菜」的日本女生做的吧。而其他的電視臺大概就是八點多九點。要主婦們外出購物之前,可以「影響」她們「今晚吃什麼」。香港的煮食節目呢,一向都在中午時份。不論是大臺或無恥臺,都是在下午兩點多。香港的煮食代表,有一位中年女性、一位營養師、有一位大廚,他們都在下午出招。
另外,煮食節目第二個最大的特色,就是當他們要煮東西的時候,觀眾很少會見到那件食材在市場買得到的模樣。比方説,當速水要用蒜頭的時候,為了要表演他的刀法,觀眾一定會看到他切東西時候帥氣的模樣。可是,他的蒜頭呢,就一定是攤在一個小器皿中,一顆一顆的。但只要有一點廚藝常識的人都知道,蒜頭一顆像花,一大顆要拆開八顆蒜,每一顆外層也有薄衣,也要用刀小心的切開底部,才可以把衣去除,然後再用。其他菜蔬,也是一樣:青椒要去囊、小棠菜要洗好一層一層有機會藏泥的骨節位、蕃茄要去皮、南瓜要去囊(或去皮),這些步驟,由於太沉悶的關係,電視上有型有坐的廚哥廚娘們,都不會在觀眾面前做。
除了方太。她知道,如果觀眾看了電視,真的要學煮,就需要從菜市場購物。菜市場買的東西如何,她就在觀眾面前處理。有一個港女跟我説,她在煮食節目中,都烹飪。皆因,她根本不知道那些原材料,是如何洗好、晾乾,再給那個主持人用的。
![]() |
是不是真的可以令沒有煮食常識的港女學會如何煮食?不重要了。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