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05)走向高鐵大國的中國需要形成高鐵文化
2016/06/24
前幾天我和我的工作團隊訪問了山東濱州之後,兵分兩路,直奔下一個目的地。一路人馬乘坐飛機返回上海,而我所在的那一路則選擇高鐵前往安徽蚌埠和上海。
我們這路按照日程表的預定時間準時抵達目的地,順利地完成了考察、會談等商務活動。而選擇乘坐飛機的那路人馬卻因為飛機嚴重誤點被長時間地滯留在濟南機場,朋友只好自我解嘲説:「完成了對濟南機場的一日遊活動。」於是,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起誓:今後儘量優先選擇高鐵出行。
其實在日本出行時,一般來説,移動時間不超過3小時路程時,大家都會選擇乘坐高鐵。3小時以上時則考慮乘坐飛機。而我在中國出差時,暗自定下的選擇基準是移動時間不超過5小時的話,優先選擇高鐵。後來一問,許多中國國內的朋友也都定有類似規定。由此可見高鐵運作的準時率正在迅速地改變中國人的出行習慣和工作節奏。
但是,隨著乘坐高鐵機會的增多,我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儘快確立起和高鐵發展所對應的高鐵文化。儘管有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時會優先選擇高鐵,但幾乎沒有人關注應該怎樣乘坐高鐵這個基本問題。
比如,高鐵到站後,許多人離座下車。可是,他們卻沒有把剛才躺倒的座椅椅背恢復原位。列車行駛期間,不少旅客聽任孩子在車廂內奔跑、喧鬧。車內打電話的聲音也此起彼伏,熱鬧無比,有些涉及企業機密的商務談判內容居然成為其他乘客的被動收聽內容。
而構築高鐵文化並不局限於乘客需要努力,屬於鐵路運營部門需要改善之處也不少。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